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流淌在血液里的高腔情

来源: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作者:李颜

流淌在血液里的高腔情

(通讯员 李颜)沅江悠悠流淌,十里红堤与风景如画的绿化带相得益彰。粉墙黛瓦、青苔碧石,曲径通幽处便是人家,2019年7月13日,湘潭大学三下乡赴泸溪社会实践调研团沿着火红的十里防洪堤,在这座有“腔调”的千年古镇,探寻深深扎根于这片古老土地的高腔情缘。

古道人家,缘起

辰河高腔源于戏曲四大声弋阳腔。按当地人的说法,元末战争频繁,朱元璋为了修养生息,发展生产,鼓励移民迁徙,开垦荒地和经商,江西大批移民迁到浦市。当时的浦市素有“小南京”的美名,水运交通便利,曾是湖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许多外地商人来此经商,修建会馆,当时共有十三省会馆。其繁荣的商业以及包容万象的文化更在历史长河中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浦市素有“小南京”、“五溪之巨镇,百里之边城”、“满河绿水满河船,满镇商号满镇人”等美名。

在迁移的队伍中,有江西弋阳的曾氏两兄弟,他们首先在浦市安顿下来,将家乡的戏曲弋阳腔也带到了浦市,深受当地人喜爱,又融入当地的民间小调、佛,道宗教音乐、放排号子和山歌等民间音乐,逐渐形成辰河高腔。辰河高腔的发展经历了围鼓戏、矮台演唱和高台演唱成熟期等三个历史阶段时期。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清代宣统元年的“双少班”,它是浦市富绅康少白与其挚友名生角向代健(字少康)组建,发展规模宏大,深受市场喜爱。当时辰溪、泸溪、沅陵、浦市等地凡有重大活动,都以能请到双少班为荣。戏班子同时培养了杨学贵、石玉松、刘喜发等艺界名流,一时名声大噪。

实践团成员们沿着曲径通幽的古街,看鳞次栉比的各个姓氏大宅早已人去楼空,暗红的岩砂路、褐色的木板地、精细的雕廊画壁、古朴厚重的戏台、还有那阳光下氤氲的尘埃,这一切旧事物见证了一代代历史,在沧海桑田中仿佛也浸润了人们的高腔情谊,让我们仿佛能通过这布满岁月痕迹的古建筑穿越千年,看华灯初上夜未央,车如流水马如龙,看辰河高腔在此播下种子生根发芽,从而代代传承,经久不绝。

万寿宫,共情

在路上,实践团成员们遇到了湖南工商大学的实践队伍和湖南当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李忠友,并随之一起来到了万寿宫。

万寿宫原是江西客商会馆,是当年浦市十三座会馆中最大也是目前仅存的一座会馆。据说,辰河高腔最早的传唱就始于万寿宫,江西商人都在此聚集祭祀看戏。记者据李先生了解到,万寿宫在顺治以前叫晋阳宫,供奉道教许真君,后因为江西商人势力过大,顺治帝意图打压,为了避祸,聪明的江西商人借着给顺治帝母亲祝寿的名义,将之更名为万寿宫。

来到大门口,就看见巍峨的宫门以及门口蹲着的两座石狮子,一种古朴厚重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李先生说道:“原来的山门可以一直延伸到洪堤的位置,后来遇到洪水,拆了就只剩一些石台阶万寿宫的大门前了。”

一进门就可以看见当时供奉的道教图、祭台、香炉。背过身来就是当时的戏台,戏台上有这样一副对联:“做文做赋圈外文章点外句;扮文扮武水中月亮镜中花。”我们站在戏台上,想象着当时生旦净丑粉墨登场,水袖一甩翩若惊鸿,用自己的眼泪唱尽悲欢离合。

戏台后面有一块空地,是当时演员化妆准备的地方,两边有长廊,唱念做打尽在于此。戏台是按照原样后期修复的,很低,台上台下都没有什么区别,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体现的是江西商人谦逊精神,无论是什么人,来到江西会馆就要低调做人。”

看戏也有讲究,大户人家就坐在后面的桌椅,身份地位较低的就站在庭院两边,当时会馆十分繁荣,来看戏的人很多,置身于庭院中间,古朴的建筑仿佛在低吟浅唱地诉说当日男女老少嬉笑怒骂,人们接踵摩肩争看戏的景象。现在每年的重大节日,民间的辰河高腔戏班子还会来此处演唱,用最古老的方式延续着不变的高腔情谊。

如今的万寿宫还在修复过程中,正殿后的小学也将搬迁,人们力图恢复当年的原貌,万寿宫将更加从容地姿态面向世,让我们与之共情,感受到它更加自信与古朴的舞台。

浦市人,情缘

这里的人们,由衷的热爱看戏。“浦市人欢喜戏,且懂戏。二八月农事起始或结束时,乡下人需要酬谢土地,同时也需要公众娱乐……”老一辈的浦市人都是伴着戏长大的,戏曲已经融入他们的每一寸血骨,再也无法分离,闲来无事哼几句,已成为日常的习惯。李忠友先生告诉我们说:“民间的老爷子自己会唱,就像北方人没事在家哼两句京剧一样,他们已经把这种观念灌输到骨子里了,和吃饭穿衣是一个道理。”

在浦市古镇,记者拜访了过去辰河高腔剧团的演员向安家老人,他今年已经82高龄了。1957年,才十七八岁的向安家由辰河高腔训练班进入剧团,先后在怀化、吉首、沅陵、洪江、安江等多地进行巡演。他与爱人覃玉春就是在剧团相知相恋,最后步入婚姻。

向老扮演的是丑行与管衣箱,早年的剧团生活和演出经历,让他深深爱上了辰河高腔,看到我们的问访,老人很是激动,主动到房间里拿出当年演唱的曲谱,主动为我们演唱一段。

高腔的唱腔声嘹亮高亢,需要丹田发力,用足够的气势唱出。虽然向老年事已高,可是他鲜活灵动的手势、韵味十足,气势雄厚的唱腔、绕梁不绝的腔音以及眼睛里迸发出的对高腔的灼热的光芒,仍旧让我们领略到他年轻时的风华。这便是老一辈人的情怀,是流淌在血液里的,那份割舍不了的高腔情缘。

也许会有人问道,辰河高腔何来如此大的魅力,尽惹代代人互相传唱,辰河高腔研究者吴锡林教授告诉记者,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六个字——教化世道人心。戏以载道,它像母亲一样教会人们崇德向善,大道至简,它用民众能听懂的方式向人们输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辰河高腔对人伦教化一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悠悠沅水,源远流长,承载着这份厚重的高腔情怀,浦市人唱了百年高腔,爱了百年高腔。也许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暂时会蒙以尘埃,但是我相信,它终究会以更加从容而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现“东方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61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回忆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七十多年前,革命前辈们怀抱着坚定的信念,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为进一步提高当代青年对红色足迹,红色精神的了解……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探访革命圣地,回味红色经典

为更好地传承、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寻找先烈的革命历程,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7月15日,“踵事增华小分队”成员前往了山东省邹平市的……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峥嵘岁月豫西忆 英雄精神绽光芒

古橿的枝叶随风轻摇,红寨山下的屋墙满载历史尘烟。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民曾在汝州留下光辉的革命足迹。为追溯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7月17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踵事增……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不忘烈士洒热血,传承基因弘精神

古橿的枝叶随风轻摇,红寨山下的屋墙满载历史尘烟。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民曾在汝州留下光辉的革命足迹。为追溯红色历史,传承红色血脉,2022年7月17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踵事增……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缅怀革命英烈,铭记历史使命

青山埋忠骨,素菊慰英魂。烈士伟绩,百代流芳。为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2年7月19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踵事增华”小分队成员前往来到邓州市烈士陵园,开展……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岭师三下乡|回忆
不知不觉,来到长坡村已经八天了。早上,体育老师带着孩子们练习两人三足,孩子们两人把各自的一只脚绑在一起。也许他们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游戏,一开始,走得踉踉跄跄,没有默契,绳子走两步就松开或者是走着…
吾心所向,是归处
我的三下乡在欢声笑语中开始,在汗流浃背中度过,在依依不舍的泪水中结束。若要问我为何选择再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我绝不会回答我喜欢教书。去年的三下乡之旅,我充分体会到了当教师的辛苦。接近一个月的义…
爱心支教暖人心
2019年7月7日到7月1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鸣鹿支教队在河南省鹿邑县高集乡崔庄小学进行了支教活动。为期12天的支教活动已经结束了,在这12天中,支教队员们感受到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支教队员们…
被萌化的一天
前几天在一年级看到一个超级可爱的小朋友,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甜甜而又稚嫩的声音深深地迷惑了我,我都忍不住想咬她一口。然后我就问她,我凶不凶呀?她微微低下头,然后害羞地抬头,看了看我说:“凶。”…
合肥工业大学赴泾县深度调研乡村振兴战略
合肥工业大学赴泾县深度调研乡村振兴战略合肥工业大学物流管理系7月21日电(通讯员冯敬生)2019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赴泾县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队围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发掘泾县精准脱贫取得成就及乡…
合肥工业大学赴泾县深度调研乡村振兴战略
合肥工业大学赴泾县深度调研乡村振兴战略合肥工业大学物流管理系7月21日电(通讯员冯敬生)2019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赴泾县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队围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发掘泾县精准脱贫取得成就及乡…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们与你同在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经和洪冠中学的学生相处了8天了。这里的蓝天白云、青葱的大山、孩子们朗朗地读书声、村民热情的笑容、学校每天的起床铃、家家户户都种植的益智等等…..都已经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了…
岭师三下乡第八天实践心得
今天是来到这里的第八天,早上还在帐篷里熟睡的我,被孩子们的打闹声吵醒,因此内心有点烦躁,但简单洗漱并吃了早餐后,“起床气”便褪去了。路过二年级课室,看见今天孩子们大多有点疲惫,从窗口望去,有的…
三下乡结束的心得
7月21号是我们三下乡的最后一天,今天早上我们都很早就起了床,为最后一天的文艺汇演做准备,带学生们排练走台。学生的家长们陆续到了,10点钟文艺汇演正式开始。节目开始到最后整个过程都很好,没有出现什么…
爱心支教,共筑中国梦
2019年7月,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承办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完美谢幕,数学与统计学院鸣鹿支教队圆满结束了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崔庄小学的支教工作。在支教过程中,不仅仅是对队员生活上的磨练,更重要的是让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