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HOG淮南调研小分队来到了淮南市,探访资源枯竭地区的就业安置况。淮南是产煤大市,因煤而生,因煤而兴,开采历史超过百年。但以煤工业为支柱产业的淮南,正面临着中国很多资源型城市遇到的问题。部分矿场关闭、沉陷区安置、产业待转型,有多少人员因此失业,又有怎样的就业安置情况、措施和问题?这个暑假,HOG淮南调研小分走出书本走向实践,从大学知识走近社会问题。
访谈初队探篇
三十多度的天气热浪扑面,但是依然挡不住调研的脚步,驱车辗转小分队来到了安徽省淮南市。实践的第一天,队员们在街头展开了调查,参与活动的市民都很热情、认真,欣然接受了问卷调查和采访。过程中,有一位阿姨给队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不仅十分配合,还邀请队员们去家中进行访谈。阿姨原本在一家矿业集团工作了近30年,并且有过三次再就业经历,参加过家政类、服务类、文化类三类再就业培训项目。拥有这样的经历,阿姨说起再就业培训来是津津乐道,她告诉队员们:“淮南市再就业培训已经很完善了,有专门针对女性的项目,培训结束后还会发放资格证书,同时政府也会给予资金补助。”阿姨向队员们介绍着,脸上不时露出满意的笑容。
图为实践队员入户访谈。 饶文炎 摄
培训服务虽好,但是在实际就业阶段,因为性别差异、证书社会认可度不高,阿姨的再就业并不是很顺利。在访谈的最后,她表示希望再就业培训能变得更加实用,政府能加大投入,完善追踪服务,同时阿姨也表达了对淮南未来的美好期望。时间流逝访谈接近尾声,同阿姨道谢后,小分队坐上了开往凤台县顾桥镇的客车。
实地初见篇
顾桥镇的顾桥矿是实践第二天的目的地。顾桥矿位于潘谢矿区中西部,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建设规模1000万吨,是亚洲井工开采规模最大的矿井,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安徽省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图为队员在顾桥矿合影。 刘雨婷 摄
顾桥矿的入口是一片开阔的场地,鲜艳的旗帜、平整的草地、波光粼粼的水池,高大的办公楼立在蓝天之下,一群白鸽忽而惊起飞翔,这样的景致一改往日对煤矿环境的想象。有了第一天的初步了解、实践经验总结,这天的调研开始轻车熟路。小分队首先向工作人员介绍了项目大概,队员对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经历产生了感兴趣,并从个人评估、再就业培训满意度等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查统计,员工们也耐心地一一解答了问题。所谓“实践出真知”,虽然只是初步对煤矿企业的结构与工作进行探索,但也是整体调研的助力剂。
图为顾桥矿工作人员填写问卷。 饶文炎 摄
图为顾桥矿员工解答队员问题。 刘雨婷 摄
问题初视篇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欲知就业事,还须知源本。淮南煤电产业先后经历过两次大震荡,当时煤炭业低迷的危机,波及人数众多。然而短周期的衰退很快被复苏取代,煤电产业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当地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反而进一步强化。现如今,“独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时间和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大到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煤矿,小到私营小煤矿,都没能逃过接连关闭的命运,随即带来的是大批亟待就业的失业人员。
煤矿关闭并非是影响再就业安置的唯一因素,除此之外,随着煤炭大量开采,地下已出现大面积采空区,土地沉陷导致居住区变成水塘、湖泊,居民被迫搬迁。村庄无法居住,农田无法种植,以农业为主要收入的家庭会失去经济支柱。
倾斜天平的制衡需要一个砝码,煤电产业这位“老大”需要一个接班人,相关的失业人员需要一个安置。两天的实践虽然很累,但是我们收获很多、幸福感很强,我们怀着心绪,怀着思考,怀着目标,怀着希冀踏上了归途,相信淮南的未来会愈加美好。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增进了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淮南的就业安置情况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身上的责任感、使命感。从大学来到社会,从书本走向实践,我们要做社会问题的探索者、美丽中国的守护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68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