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资源节约和环境美好型社会的建设,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7月21日,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科技助力泗水梦,建设美丽东仲都”赴济宁泗水实践服务团在济宁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开展垃圾分类普及宣讲活动,受到当地村委和广大村民欢迎。
在东仲都村儿童服务站,实践服务团成员宋丽琳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以PPT动画、知识问答、教唱《垃圾分类歌》等有趣的形式,寓教于乐,为在场的15余名小学生做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介绍,使他们了解了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垃圾分类的方法,提升了到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培养了孩子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同时在接送孩子时,实践服务团成员也向广大家长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的基本知识,利用小手拉大手,动员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和垃圾再利用。
在村口旁,村道边,实践服务团成员穿梭于村子的各个角落,向当地村民发放《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宣传单页,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垃圾分类处理的作用和意义、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和措施、分类处理垃圾常见问题及解决等方面的知识,为村民更加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垃圾分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等提供理论与经验上的指导。
随后,实践服务团一行还实地参观了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巾帼文明示范街,了解了示范街、“清洁庭院”创建标准及“文明卫生示范户”评选标准,并与东仲都村党支部书记李保玉共同召开了“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美丽乡村”座谈会,团队中农村区域发展专业队员针对当地生态新型特色农业以及周边耕种环境,就当地垃圾分类回收的运作模式、建立长效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为东仲都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垃圾循环回收利用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等献计献策。
宣讲活动结束后,不少村民表示,第一次弄清楚了垃圾分类究竟是怎么分的。“原来我们平时随便混合着扔垃圾,会带来那么多问题,确实不应该。”村民魏艳琳说,回家后会把垃圾分类的知识传达给家人,全家人一起培养分类习惯,为改善村镇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出一份力。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种类及数量具有产生分散、收集难的特点,而在农村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农村的“慢生活”“阔空间”和“熟人社会”,让村民有时间、有条件去实施垃圾分类,从而使“农村包围城市”的环保革命成为可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71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