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高校学生赴恩施三下乡:垃圾分类大作战 绿化环境净心灵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硒行雅池坝

(通讯员 廖梦奇袁绍贤盛夏七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赴恩施州建始县雅池坝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鄂西深处,山高水长。为普及乡村地区环保知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7月22日,一场新颖独特的“垃圾大作战”系列主题课程在雅池坝村车营中心小学开展,志愿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垃圾分类启蒙宣讲”、“手绘垃圾桶”、“科学实验变废为宝”三个方面由浅入深,逐层推进垃圾分类教学。

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

垃圾分类是全面推行已是大势所趋,但农村地域偏远,孩子对其更是知之甚少。为让同学们对垃圾分类有初步了解,志愿者特地从“垃圾处理的现状”、“垃圾的分类”以及“如何做好垃圾分类”三个方面展开了“垃圾要分类,生活变完美”的主题班会。

“鱼骨头是什么垃圾?”

“我知道,我知道,厨余垃圾。”对于老师抛出的问题,同学们踊跃回答,课堂十分活跃。为了让复杂知识通俗易懂,志愿者运用图文结合的PPT,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展示垃圾分类的内容及好处。“老师,什么是有害垃圾呀?”一个小女孩高举双手,满脸疑惑地问道。在给孩子们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同时,同学们反复思考积极交流。“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主题班会在小朋友们齐声朗读垃圾分类口号中接近尾声。

寓教于乐趣味高,美术老师出妙招

“小朋友们,你们画过垃圾桶吗?”

美术课上,面对志愿者老师的提问,小朋友们连连摇头。“那老师教你手绘可爱的垃圾桶好不好?”,“好!”。为了让同学们对垃圾分类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志愿者让同学们画起了垃圾桶——蔚蓝的“地球”上行驶着小火车,火车拉着标有“干垃圾、湿垃圾、和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种标识的垃圾桶。

一双双小手用画笔勾勒着美丽的地球,海水、白云、大树……经过老师们的细心引导,孩子们的画作初现雏形。画好后孩子们迫不及待举起画纸,一个个新奇可爱的垃圾桶跃然纸上。“河流是蓝色的,森林是绿色的,老师老师,我会垃圾分类,我会好好保护环境的。”孩子的话语一遍遍回荡在教室里。绘画课程的开展,在让同学们懂得垃圾分类基本要素的同时,也推进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画画能勾起小朋友们的兴趣,让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垃圾分类,寓教于乐两不误。”授课老师张佳婧欣慰的说道。

垃圾分类进课堂,科学实验来帮忙

晴朗的天空突降大雨,但依然掩盖不了同学们对科学实验的热情。戴上白手套,摆上实验器材,一场关于“污水过滤,变废为宝的实验教学在教室中进行的如火如荼。志愿者手握垃圾原液,用岩石模拟地层,用纸巾、活性炭做过滤器,向同学们演示水质由浊到清的变化过程。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演示,时不时探头观看实验器材,在实验结束后发出阵阵惊呼。“通过实验的方式既勾起了同学们对科学的强烈好奇,又让他们懂得了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这就是我们开设这堂课的意义。”授课老师苏广燚笑着说道。

课后,孩子拉着志愿者老师的手说道:“老师,我回去也要做一个过滤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淅沥的雨声逐渐停止,历时一天的“垃圾分类大作战”课程也步入尾声。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背影,志愿者表示:“让孩子们从小学习垃圾分类,就像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环保意识的萌芽,只要有心浇灌,终有一天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实行“垃圾分类”是国家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面整治城乡环境,构建绿色和谐家园的重要一环。志愿者们秉持“以诚入课,为爱支教”的初心,让孩子们感受大山之外的风云变化,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让教育内容与国家接轨,与未来接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72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福医实践队义诊送温暖”
7月12日,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医大至诚,莆禧古城”社会实践队伍兵分两路,队长赖佯伶带领部分成员前往南门荔枝公园的妈祖义工志愿服务站与莆田市城厢区医院联合举办免费义诊、副队长郑飞燕则带…
翻山越岭访山村,俯身倾耳听民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洛师学子暑期三下乡: 跋山涉水,青春无悔
为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创建美丽和谐宜居乡村环境,推进栾川艺术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强“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教育,洛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部分党员同志和团员青年一行近30人来到庙子镇…
希望之潮三下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夏天是溺亡事故的高发期,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37.2万人死于溺水,每小时就有40多人溺水身亡。而在溺水人群中,以小孩和年轻人为主,溺水已成儿童和年轻人死亡十大杀手之一。7月22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
烟台大学生走进华光国瓷 探寻陶瓷文化特色竞争力
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建国七十周年之际,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文化的创新式传承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并探究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乡”遇官中,篮球架起友谊桥梁
7月22日,岭南师范学院“笠青”学术调研社会实践队、“筑梦红旅”实践队和广东医科大学的“红旗扬”党员志愿服务队相遇湛江市官渡中学。三支队伍在官渡中学组织了一场篮球友谊赛,官渡中学老师詹林盛老师作裁…
第八天的山头,第八天的“星”声(4)
“星愿”社会实践队来到山头小学支教的第八天,14天的三下乡日子已经过半,小伙伴们彼此都玩熟了,时不时聊聊天开开玩笑,大家都享受着每天辛勤劳累带来的收获,下面是部分队员的心得。活动策划组的小伙伴陈…
创业职场协会暑期实践团举办“我爱你,中国”主题演讲比赛
(通讯员李乡帅郑小源王震)7月20日下午,商学院创业职场协会赴娄底新化暑假实践团在孟公镇三塘中学成功举行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五年级支教班和六年级支教班的部分同学参加了此次演讲比赛。…
季节蔬菜你我猜 知食行动大家做
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中“五谷不分”、食品安全不知的现象越来越多,造成的不良影响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持续恶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杨凌周李村食安技术调研服务队的队员们…
青马逐光“支教”:三方宣讲见成效,理论知识促普及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指示精神,加强习近平关于保护环境的核心思想的宣传普及范围,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普及到偏远地区和落后地区,达到扶贫先扶智扶志的目的。7月21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