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马上遥相顾 青弋江畔有名称
“汉家旧县,江左名邦”。
青弋江畔有城名泾县,沿江建有古城墙。
那是一个烽烟四起的战乱年代,原本秀丽澄澈的碧水仿佛在刹那间被肆意侵染得污浊浑黑。天空是数不尽的压城黑云,似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扼住人们的咽喉,让人喘不过气。只因倭寇的袭来。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那是让人肝肠寸断的凄婉歌声。女子停下了青弋江畔的浣纱,黯然立于墙头默默垂泪。在这战火纷飞的年头下,她怅望着自己一去不返的爱人,君子胡不归?
图为泾县古城墙青弋江一带护堤全景。 丁毅 摄
这是泾县古城墙众多奇闻轶事中读来最让人哀婉的一个。只是如今再踏上古城墙,已然没有了当年的叹惋,甚至于,连原本的城墙都已然不在,有的只是见证了百年历史风霜的城墙地基和不变的幽幽芳魂。过往的一切,都随着历史的车轮,慢慢消散……
作为初来泾县的我们,古城墙是一定要去的。从西门口一路走来。曾经辉煌的城墙如今已杂草丛生。虽然只剩一层地基,但赫然可以看出那青砖碧藤下从前的气势辉煌。那是一种说不清的雄伟浑厚,也不必说清,因为每一块青石板都牢牢铭记着它曾经经历过的腥风血雨,它用它独特的语言,编织出一场浮华的闹剧,演绎着当年的血泪心酸。那是乱世之中一座傲然挺立的青石巨龙,威武龙吟回荡在每一个泾县人心中。
图为志愿者参观泾县古城墙。 丁毅 摄
其实说起来,泾县古城墙的建与拆仿佛都和一个国家有着关联。当地居民说,嘉靖四十一年,五十多名日本倭寇从徽州奔袭泾县,由于无城墙可防守,官员、老百姓们都只能跑到山里躲藏起来。倭寇进城肆意抢劫走后,大家都认为有修建城墙的必要,这才有了后来的城墙。而到了抗日战争期间,为防止日军空袭,以便于疏散人口防空,1940年夏当时的国民政府便将泾县的古城墙及部分城楼均予拆除。而最可悲的是,泾县1940年以前的古城墙并没有留下任何相关的影像,如今留下来的只是青弋江河畔的城墙基脚和数不尽的传说。
沿着河畔悠然走了些许,一路倒是遇见许多人。大抵都是些有年纪的老人,据说常常便会来到这里散步一番。借着采访的名义随便闲聊几句,才知道,他们对古城墙都有着不一般的感情,如同北京不能没有长城、重庆不能没有火锅一般,泾县也不能没有古城墙!曾经有人为搞建设想要拆掉城墙,泾县人民群起而反对,誓要保住这历史的见证者!
图为古城墙青砖石阶。 丁毅 摄
的确,历史的硝烟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但它遗留下的是永远挥之不去的深深的记忆。古城墙对之泾县人民而言,仿佛就是他们心中的一个信仰,一个勿忘历史的忠诚信仰。
“顾事难虑始,而功归乐成,今上下同心,后先共济,鸿勋夙举,泾之山水一时赫焉改观。万一有警,并力而守,坚城可以坐制,在外者,收蓄聚入保,皆可恃以无恐,其为利博也。”这是当年修筑城墙时王廷干所上言的一句话。城墙在,信念在。无论过去多少年,我相信,泾县人民对城墙的那份信念都不会减少。
由小见大,到泾县几天以来,便陆续参观了多个历史名胜,怪道都保存得这么好,原来是因为泾县人民心中都有着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那样一份执着。这是对历史沧桑的铭记,也是对泾县记忆的保存!保留住的每一样传统文化,都将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
仿佛,当再一次踏上城墙楼头时,已然不再是当年浣纱女“墙头马上遥相顾”的那份凄美爱情了。如今遥相顾望的,是泾县人民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牢记,是他们对历史的永恒见证!
图为泾县城墙一角。 丁毅 摄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不,已经不会再断肠。如今的他们,一见城墙永不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73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