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日俱增,其中也包含着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优秀文化的需求。7月15日至18日,由苏州大“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暑期实践团前往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风景区,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景区中的革命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展开相关调研活动。
据悉,该团队今年首次组建,就一举成为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并获苏州大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重点立项资助。
实践团从实地参观入手,详细考察景区物质设施和景观设置,团队成员对景区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景区红色革命文化氛围。在参观景区和采访游客后,同沙家浜芦荡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副馆长张广平进行座谈,深入探索景区发展经验和发展路径。
通过对沙家浜风景区的调研考察,实践团总结出了新时代红色景区中革命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统筹协调,保护好生态自然的绿水青山才能守住红色文化的金山银山:沙家浜景区实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坚持革命纪念馆、芦苇荡和游乐设施三个组成部分统筹协调发展;走“红绿结合”的发展道路,将发展红色革命文化和严守湿地保护红线相结合。同沙家浜类似的白洋淀风景区等可借鉴其经验,注重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嵌入”实体空间是红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以用《新四军军歌》歌词命名的“东进桥”为代表,瞻仰广场的18个抽象石柱、烈士陵园的“忠魂”雕塑等的背后,都反映了沙家浜抗日斗争的故事,蕴含着沙家浜特有的红色革命文化,让游客能够在观赏实体景色时感受景色背后蕴含的红色文化;景区运用实景演出的形式再现沙家浜军民抗敌的历史故事。红色文化在实体空间“嵌入”工作,沙家浜已经在行动的路上。
开发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革命精神是红色景区的灵魂,沙家浜军民同样在实践中形成了坚守不渝的清廉品质、坚不可摧的鱼水深情、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之“沙家浜精神”。张总对实践团成员讲到,沙家浜景区正积极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开发特色党建课程,并同其他临近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开展合作。景区现在已设立针对基层党员和“初心”教育和普通群众的红色研学项目,并积极为当地中小学开设特色思政课程、素质拓展活动和红色公益宣讲等,将沙家浜办成“思政大课堂”,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红色景区多由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根据地、机关旧址、战役遗址转变而来,背后蕴含的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而斗争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学习革命精神、助力红色景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既是对先辈的缅怀,更是对先辈事业的继承。
习总书记在日常考察调研时总会参观当地的革命遗址,以亲身行动展示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在给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中勉励青年:“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实践团的7位青年学子亲身践行讲话精神,敢闯会创,通过考察调研,了解实情,总结沙家浜景区红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既使自身在思想上受洗礼、受教育,又为新时代红色景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力。他们用青春色彩衬托初心报国,用青春力量实现红色筑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85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