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守护非遗技艺,传承民族精神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作者:零度工艺社非遗小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多民族和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国家,具有着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和奇特的民族风情。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脉之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虽然无形,但却是用一代代人的勤劳,智慧与默契所凝成的结晶。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有人应尽的义务。

2019年的暑假,我跟随着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美丽浙江,问艺非遗——零度非遗小分队”开始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此之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个字,我并不陌生。我说的不陌生是指知道这么个东西,并能模糊地理解它的含义。而在这7天里,十足地让我惊醒,让我不单单是知道有这么个词,也让我理解了它背后存在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我被非遗的魅力深深吸引。

初到非遗馆,它深藏于竹竿巷这个房屋老旧的角落里,周边都是些破旧的老小区,斑驳的外墙,从窗台上垂挂下的枝叶,若非有着导航,怕是难以找到。我内心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地方,能有什么令人惊奇的非遗文化呢?

第一天,我们的任务是探寻老一辈非遗传承者,对他们进行采访学习。这些老师傅们都是各自领域的大家,精湛的技艺惊艳了我们,也让我对非遗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师傅们平易近人,也乐于解答我们的疑问,虽然我们事先做了准备,想好了数个问题,而在老师的解答之后,让我们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吸引着我们更加深入的去了解非遗文化。在这个讲究创新的时代,非遗好像只是“落后”的东西,但是他们却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的言语中,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们对非遗的热爱与信心,他们坚信非遗的生命力是顽强的,也致力于用新的方式传承非遗。

通过对师傅们的采访,我们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天我们便进一步学习简单而又基础的非遗艺术。

想要学习非遗,第一步是要了解它们的历史和渊源。通过师傅讲解,我们初步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现今价值。利用现有的场地和工具,非遗传承人深度解析绗绣、盘扣、古琴等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手工技艺,现场演示各项目的制作流程、制作工序,讲解历史的沿袭、生活中的运用、传承现状、未来发展等等,让我们对各项非遗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和了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目睹了传承人的拿手绝活、代表作品、各种非遗工艺品,最后我们在老师们的教授下自己动手制作了盘扣,看着一根平凡的绳子,在我们的手中,在老师的话语中,渐渐成为美丽而又精致的盘扣作品,内心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对中华文化深深的自豪感。同时,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提高了文化素养。

在初步掌握盘扣的制作后,我们零度非遗小分队决定,在社区内,开展非遗传承活动,更好的传播非遗文化。我们向往来的居民解释盘扣的历史和现状,从一开始人们步履匆匆,无人问津,到或有几个好奇的张望几下,上前来询问,之后便有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我们的成员们耐心的向参与活动的叔叔阿姨们讲解盘扣的故事,教他们编制最简单的盘扣,看着红绳在一双双巧手下被编成精巧的盘扣,叔叔阿姨们的脸上有赞叹,有惊艳,更有对传承非遗的认同。我们的活动更是吸引到了许许多多的好奇的小朋友们,还引来了不少的老年人驻足观看。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

在我们随后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对非遗了解一点(74.19%),他们认为非遗保护现状偏差(不是很好占50.81%,一般占39.52%)且其发展道路还很长(74.19%)。从数据显示,人们知道非遗很重要,但是对其关心程度仍然很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非遗被忽视的危急现状,或许因为人们认为非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小,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非遗带给人们的价值。此外,非遗传承面临许多难题,其中重中之重是对于其的宣传和创新。

一个民族,之所以被称为一个民族,不是因为他们的历史有多么悠久,也不是因为他们的科技有多么的发达,而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

文化是一种代表个体,组织,民族精神的媒介,其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渗透到了我们平常人家的一颦一笑里,它代表了一个地方特色,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文化的消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种”性的消失——民族凝聚力的消失。

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要时刻保护好自己国家的文化,探究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文化精髓并传承发扬。把自己民族的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可以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宣传和保护绝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它们。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做起,找到我们身边的非遗,并且好好地爱护它们、传承它们,不让它们从我们这代人手中遗失。

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变动,环境的变化,如此诸多的不定因素下,非物质文化就像是开在裂缝里的花,愈顽强愈美丽。在今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了新的面孔,她已经融合在了这个充满现代化的社会里。它在发展,在现代设计的发展中延续着它的生命。

同时,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活动中进步,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而优缺往往都是并存的,在这次社会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我们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等问题,所以我们要更好的去充实和完善自己、发展自我,为以后能够更好的深入社会、实践学习打好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91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温暖春芽充实的一天
第二次周测为矫正学生学习态度、检测学生学习质量,同时巩固过去一周学习内容,7月19日上午,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汤阴支教队进行了来到大宋村中心学校之后的第二次周测。上午第一节课,学生…
患难见真情——“牧遥”社会实践心得
今天是三下乡开始的第九天,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们来到了这里参加支教活动,对我们的毅力是个很大的考验,但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通过这次三下乡,我们这个小团队里每一个成员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能力方面…
五天时间,180课时,浙外小老师和180位延川东关小学员一起 演绎了拓展性课程“大片”
已经在延安和梁家河进行过理想信念教育和红色精神寻访的浙外实践队员,来到了在延川县东关小学开始了他们的拓展性课程送教。在他们中间,有第一次自主教授课程的大一新手,也有第二次来到延川送教的大二、大…
三元学社护鸟营开展红色论坛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号召,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7月23日,公共管理学院三元学社护鸟营赴郴州市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莽山民族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以“历史不容忘记”为主题的红色论坛…
跨越时间的交流:开展敬老院慰问活动
(通讯员胡嘉莹包月明)7月23日早上,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手工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广西三里镇的敬老院,开展慰问老人的活动。队员们到达养老院后,院长和工作人员便出门欢迎。队员们首先参观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宣扬十九大 你我共行动
为学习宣传十九大,积极响应团委2019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加强社区居民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服务团在2019年7月6日下午来到贾岗社区进行…
言叶之声
只听“叮铃铃”上课了,原本宁静的校园一下子变得沸腾了起来,同学们欢呼着、跳跃着、嬉戏着,因为最快乐的时刻就要到来了——多姿多彩的叶子画制作大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教室里各个小组在欢声笑语中讨论的热…
三元学社护鸟营开设特色活动课
7月23日,公共管理学院三元学社护鸟营赴郴州市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民族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特色活动课。下午,调研组组长兼科学老师唐小婷——“大糖老师”,开展了护鸟营特色活动课,给孩子们带来了许…
平顶山学院:阳光支教在行动,爱心接力共传递
师之爱,烛之光,老师的爱就像蜡烛,光亮虽小却能照亮整个心间。为了更加走近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充满阳光,7月13日,平顶山学院赴叶县三下乡美丽乡村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决定在叶县附近的李吴庄、…
问艺非遗,传承经典
实践背景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繁荣,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树立文化自信,让非遗走进校园,也让在校生更好地体会非遗文化,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