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考察。2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随后,习近平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听取有关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情况介绍。
7月中旬,华中农业大学阳光志愿者联盟支教队第十年坚持到达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罗坳镇步前村樟坑小学进行支教。7月21日队员们追随总书记的脚步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缅怀先烈,进行思想主题教育。
上午9时队员们乘车到达于都汽车客运站,在当地中学张老师的带领下沿贡河步行前往纪念馆。雨后的于都,天气清朗。贡河静静流淌已不见当年波涛,但历史永被铭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历时9天,分别从于都县城东门等8个渡口过河,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于都县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河水静默微风轻拂,漫步在沿江绿道张老师讲述着历史。远观对岸昭忠祠肃然,近看长征大桥挺拔,队员们时而低语时而沉思。
随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愈发巨大明了,此时到达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园区。这座纪念碑高19.34米,为纪念中央红军1934年10月在此渡河出发而建。碑身的造型像一对帆船,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5月20日,习近平在此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河对岸的草地上,“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大字与纪念碑遥相呼应。站在纪念碑下想起习主席的教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想到村里孩子们的笑脸和渴求知识的眼神,教育是国之根本,扶贫必先扶智。队员们在此合照,“新长征再出发”的口号里,多了一份理解与坚毅。接下来两周,支教出发在路上。
(纪念碑合影)
接下来映入眼帘的是“长征第一渡口”。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和中央直属机关就是从这个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的。当年,为支持红军渡河,于都河沿岸群众倾尽家中木材,捐出门板、床板甚至棺木的不在少数,最终在约30公里的河段架起了5座横跨600多米宽水面的浮桥。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门前,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周恩来的感言:“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这是周恩来当年在得知于都老人将棺木捐给红军搭浮桥后发出的感慨。
(长江渡口合影)
穿过石碑,进入了中央红军出发纪念馆。纪念馆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视频、实物、雕塑等向我们呈现当年的历史。破旧不堪的旧皮袄,打满补丁的袜子,单薄简陋的草鞋,一件件生活用品背后都有一段段令人动容的故事,穿越时光仿佛与他们同行在长征路上。情景还原雕像伫立,时代的脉搏似乎在身边跳动。队员们被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感动。
(纪念馆前合影)
(参观纪念馆)
习主席在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强调;“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在新的时代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参观结束,踏上归途。十年支教,像一场接力马拉松。第十年更加坚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92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