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甘肃大学生走进全国劳动模范,感受防沙治沙精神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郭贞山

兰州理工大学美丽中国实践团经过多方了解与打听,终于联系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防沙治沙英雄”石述柱老先生,并与石老约定于上午9时,前往家中进行采访。

石述柱老先生是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人,生于1936年,现年83岁,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至1963年,先后担任宋和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党支部副书记,1963年至1999年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8月任宋和村综合治沙示范区管委会主任,2005年2月任民勤县人民政府治沙顾问。他也多次荣获省、市“造林绿化模范”、“造林绿化先进个人”、“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公民”等称号;被国家绿化委、中宣部、人事部、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全国十大防沙治沙标兵个人”荣誉称号;2005年5月1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图为石述柱老人获得的部分证书 孙志勋 摄

我们在石老所住廉租房楼下遇到了刚刚锻炼回来的石老,初见石老,在其年迈的身影中看到一股顽强的精气神。一身普通的工装让他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普通。随即,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老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住所门前。在上楼途中,老人询问我们是不是走了很多冤枉路,并不停地说着这个小区地处偏僻。在这短短的几句话间,因采访“全国劳模”而产生的紧张荡然无存,接踵而至的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与一种亲切感。

在石老的带领下,负责采访的实践团成员走进了石老的家中。家中的器具十分简单,谁能想到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屋里,竟住着一位全国劳动模范。简单的几句寒暄之后,队长便开始了这次专访。

图为石述柱老人为队员介绍自己获得的勋章 孙志勋 摄

图为国家领导人接见石述柱老人的合影 孙志勋 摄

图为老人和采访人员进行交流 孙志勋 摄

在采访中,实践团采访员问到石老当年治沙的原因,石老说道:“当年民勤是被风刮穷的,被沙压穷的。百姓吃不上,穿不上,所以就坚定信念要把民勤的沙,给治住!”除外,石老先生也谈到了当年治沙时遇到的困难——生活上的困难、设备的落后、周围村民的不理解。但石老先生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愈发坚定信念,把治沙这件事,坚持到底。“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是石老先生在入党时许下的誓言。

当询问到石老先生对民勤县开展治沙防沙事业的看法时,石老先生有力地说道:“民勤县27万人民要一代又一代地把防沙治沙事业做下去!”

除此之外,采访员也问到石老先生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一些期望,石老先生说:“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都是以后建设国家的人才。大学生要多学习一些科学技术,要学习科学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压沙治沙。要用学到的知识来把沙压住,把祖国建设的更好!”

两片沙漠,一个人,半个世纪,石述柱老先生为了能使家乡民勤脱离风沙的侵害,为了家乡人民能够吃饱穿暖,把自己的大半辈子奉献在了茫茫大漠。从1955年至今,从村团支部书记到民勤人民政府治沙顾问,石老先生用成绩证明了民勤人民治沙的效果,用行动证明了民勤人民治沙的决心。

石老先生夫妇都说道:“一代一代的民勤治沙人,都是从小在父母的怀抱中接触到治沙事业,再从环抱中把这个伟大的事业传递给下一代,这就是民勤人的传承!也是民勤人的骄傲!”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石老夫妇合影 孙志勋 摄

石述柱老先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数十年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成为永远摧不垮、吹不倒的丰碑,矗立于风沙前沿,成为捍卫民勤生态安全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全县人民推进防沙治沙事业、建设生态民勤的强大动力。勤劳的民勤人民在石述柱精神的感染下,坚持不懈地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将昔日风沙肆虐的茫茫沙漠变成了绿波荡漾的田园乐土。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2.81万亩,发展特色林果30.96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1.43万亩,完成工程压沙37.13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7.8%提高到2012年底的12.08%,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轻度发展,一个林茂粮丰、绿树成荫、风景秀美、瓜果飘香的绿洲新城,正在西部风沙线上崛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10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忆峥嵘岁月,赓续时代华章 ——走进红木老厂红色文化馆

一月的寒风挡不住探寻历史的热情,2025年1月19日,“红脉传承,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红木老厂的旅程。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如今以一座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馆,静静地诉说着…… 红脉传承,星火燎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重温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足迹

2025年1月19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曲阜师范大学“红脉传承,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积极学习党史教育的号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知识的渴望,踏入了山东省临朐县的怀抱…… 红脉传承,星火燎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队召开会议研讨“红脉传承,星火燎原”主题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红脉传承,星火燎原实践队于1月18日召开了关于“红脉传承,星火燎原”主题实践的会议。图为…… 红脉传承,星火燎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墨香四溢,传承非遗

在华夏文明的浩渺长河中,书法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它以笔墨为语言,在横竖撇捺间书写着历史…

追忆峥嵘岁月,赓续时代华章 ——走进红木老厂红色文化馆

一月的寒风挡不住探寻历史的热情,2025年1月19日,“红脉传承,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红木老厂的旅程。这片承载着厚…

青春力量反邪教,寒假实践护家园

寒假期间,里巷相望实践队的实践成员们积极投身于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为主题,深入社区…

探索社区服务新路径,共创和谐美好家园

徐州市1月16日电为改善社区生活质量,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岁寒服务至,情暖社区宁”社会实践队来…

学子助力社区清洁,绘就环境新画卷

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实践队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社区服务,开展了一场热火朝天的社区卫生打…

最新发布

7月24日支教组谭书涛心得
2019年7月24日我们在吴川市芷撩小学的第9天再一次坐在楼顶上吹着微风一整天的疲惫随着风的吹过而消散了回忆起今天一天的经历也还算是美好的早上开展的活动也是很不错的孩子们也很开心突然发现他们也不是那么的…
广东大学生三下乡: 饮小酒坊甘甜之酒,响彩云镇特色之音
彩云7月22日电(通讯员胡嘉航)为深入了解云南彩云镇在多民族文化下的发展,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会计系继前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于7月22日,到彩云镇的村落中了解和学习相关文化的产业以及产业的发…
播种希望,展望未来——青岛科技大学“灯塔筑梦”支教调研团带领小朋友“走进青岛”
为了增强石庄村的小朋友们对沂蒙山区之外城市的了解,为他们树立“用奋斗拼搏自我,用脚步丈量世界”的目标。从而更好的促使孩子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7月24日,“灯塔筑梦”支教调研团成员围绕自己母校所在…
小身体有大力量
今天早上太阳热情似火,中间还下了点小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趣味运动会的进行。小朋友早早地吃完早餐,穿好运动鞋,坐在课室里等待运动会的开始。两个班被分为五个小组,分别由一个或两个老师带队。首先进…
扶罗镇的侗族婚姻法制宣传
为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扶罗镇侗族人的法律意识,7月12日,湘潭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赴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扶罗镇当地妇女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当地…
7月24日调研组刘永烨心得
7月24日打卡芷寮第十天今天早上进行了“趣味运动会”,跟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游戏,增进了感情,因为明天也没有机会了哈哈。下午主要是进行排练,但是由于同学们的不听话,导致排练一直拖到很久,但是这已经无所…
学会感恩,圆梦成长
7月24日,墨缘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于姑寮学校的教学楼开展感恩活动的课程,该课程由共建组的组员宋坤龙做学生的小老师。课程开始由一个《当你老了》的朗诵视频展开,宋老师表示该视频是想让学生们要学会感恩父母…
访扶罗了解侗族婚姻文化
在对新晃侗族婚姻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后,为了进一步的了解侗族的婚姻文化,7月10日上午,在当地居民热情邀请下,成员们又一次观赏了他们的侗歌。(图为侗歌队演唱侗歌现场)其中有一位老爷爷说他曾研究过许多…
党员骨干三下乡:走进中国元帅朱德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历史节点,为缅怀革命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同时让青年大学生更清楚深刻地认识那段金色岁月,从中学习党和人民探索实现…
墨缘你我,墨香飘来
7月15日下午3点,岭南师范学院墨缘社会实践队到达湛江市遂溪县江洪镇姑寮学校,招生宣传队兵分两路,分别前往市场和学校周边地区进行招生宣传活动。在走村访户的宣传过程中,村民们的热情接待,孩子及其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