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茵 林沛玲 梁雪莹)为深入了解高州木偶戏的发展现状,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2019年7月24日,筑梦青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茂名高州市潘州公园,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

传承了四百多年的木偶。通讯员 吴茵 摄
高州木偶戏是广东省高州民间艺人不断吸收、改造、发展而形成的传统戏曲剧种。它以杖头木偶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造型十分精巧,艺人们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彩绘、装潢,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但与中国许多的传统习俗一样,高州木偶戏也面临着逐渐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的威胁。
为了解高州民众对高州木偶戏的看法,寻找民众心中合适的传承方式,队员们走上街头,对市民进行调查。在发放调查问卷时,队员们发现,中年群体普遍反映,“现在很少能看到木偶戏了”、“对木偶戏影响已经不多了”。而老年群体对木偶戏印象依旧很深刻,当老人们讲起过去木偶戏的辉煌时,每一位老人都神采奕奕的,他们眼里闪烁着光芒,似乎又看到高州木偶戏独领风骚的样子。而青年群体们对木偶戏均表示,“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

队员们在派发调查问卷。通讯员 梁雪莹 摄
高州被誉为“木偶戏之乡”,曾经这里有着两千多个戏班,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的审美发生变化,高州木偶戏面临生意惨淡,有价无市的情况。两千多个戏班也因为后继乏人,听众较少,戏班经营者入不敷出,现缩减为两百多个。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鲜少有知道高州木偶戏的了。

群众反馈。通讯员梁雪莹 摄
通过问卷的反馈,队员们了解到,高州木偶戏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民众们都觉得木偶戏十分有必要保留传统,木偶戏文化对中国社会仍有很重要的影响力。
大部分群众都想把木偶戏传承下去,让后代都可以欣赏到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并且在继承文化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元素,更加贴近大众,走出地区化。青年们对学习木偶戏有很大的兴趣,对木偶戏的表演形式也有更多的想法,能够给传统木偶戏融入新鲜血液。

小队成员合影 通讯员 林沛玲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11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5年4月10日下午,泰州市海陵区东街社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讲座。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社区,以“守年俗·讲……
刘亦清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旅游旺季来临,泰州市各大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巧妙抓住契机,将法治宣传与景区文化深度融合,在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开展沉浸……
刘亦清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5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在泰州市早茶博物馆悄然上演,标志着泰州市在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融合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此次活动由“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
刘亦清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期,“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深度挖掘盐税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的交融点,为泰州市法治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增添……
刘亦清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怀揣着法治的信念与担当,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
刘亦清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3月15日,泰州客运汽车南站化身法治教育阵地,一场以“地方性法规与生活同行”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在此有序展开。由“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精心设计的法治文化……
刘亦清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在泰州市实验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于3月13日悄然绽放,以“法治与本土文化交融”的崭新视角,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情感的双重盛宴。此次活动由“法治+乡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
刘亦清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丰富普法宣传形式,提升社区居民对地方性法规的了解和参与度,2025年3月6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深入海陵区东街社区,为老年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普……
刘亦清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