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位老人26年的坚守,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绿色财富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作者:潘冉

他是驻扎在这片黄土高原上的播绿使者,一心只为土地而播种;他是开辟出“山变绿,水变清”小流域治理聂家河模式的一线人物,潜心创造黄土地上的“小江南”;他是坚守在宁夏固原这片贫瘠之地上的厅级退休干部,为治理水土流失作出巨大贡献。26年的坚守,只为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的梦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财富。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马霆,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呼他为马爷爷。

7月18日,由西吉县兴平乡兴平村村长与徐书记提议,“脱贫攻坚”驻村帮扶队的纪伯伯带队,山东理工大学觅光西吉社会实践团前往聂家河,与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面对面对话,探寻其20多年的丰功伟绩。

(图为马爷爷带领队员们走进聂家河)

贫困地区的发展,关键靠勤奋

“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需要着重考虑地区的长远发展,现阶段如果一个地区的扶贫依靠国家大量的投资,贫困老百姓的确能过上好日子。但是依赖于国家,不依靠自身的勤奋,没有自身的发展,以及对黄土资源本身的认识,是无法真正脱贫的。” 马爷爷强调道,“像我们这个地区,一没有大量资源,二没有高端科技,那我们靠什么?只有两个字,勤奋。”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回望今天,还道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贫困地区要达到“真脱贫,脱真贫”,关键还是要靠人民的勤奋。

(图为聂家河模式下种植的杏)

小流域治理问题,聂家河给出了答案

宁夏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水土流失不但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还制约着宁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位于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处的聂家河流域,总面积46.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却占到44.9平方公里。聂家河流域内坡耕地面积多、荒山荒坡面积大、地形复杂、沟壑纵横、表土极薄、水土流失极其严重。若要改善该地恶劣的生态环境,只有想办法治理水土流失,才能使经济社会得到健康发展。

(图为会议室里悬挂着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的题字)

2000年开始,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社副主任的马霆,以驻村帮扶队长的身份来到了这片黄土高原上的聂家河。20年前的聂家河,还不是如今这番处处绿水青山的景象,气候干旱、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马爷爷面对这些下定决心:自己要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做点什么。从此,他的人生就扎根在了聂家河这片“寸草不生”的土地上。这一决心,付出了他整整26年的时光。

小流域治理该怎么做?“治理就要因地制宜,针对宁夏地区的地表水流失、地下水量极少的情况,只有采用‘保水、蓄水、用水、节水’的综合治理方式,才能真正破解聂家河水土流失的难题,”马爷爷说,“聂家河采用‘二上三进’的模式,引水上山,建设‘坝、窖、池’。水量充沛的时侯,将坝中的蓄水抽送到山上的窖、池中;土地干旱时,则释放窖、池中储备的水,用来缓解旱情。我们现在能够做到,引水上山,打开机器,2分钟左右就有大量的水从管道中喷涌而出。”

26年,留下的是给子孙后代的绿色财富

“这儿其实就是一个植物园”,马爷爷指着窗外的园子笑着说,“那为啥咱要搞一个植物园呢?目的主要就是了解在这个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区,在黄土高原上,能存活的物种到底有多少。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有的树需要十年八年的驯化期,它才能够存活。”经过二十多年的播种实践,这个地区什么能成活,什么不能成活,答案都藏在马爷爷的园子里了。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紫花苜蓿种子,从此,黄土高原的畜牧业有了根基。一个物种的繁衍,养育了整个黄土高原的老百姓。所以物种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和存在有着很大的作用。26年黄土高原的坚守,马霆爷爷给子孙后代留下的不仅是充足的物种,更是宝贵的绿色财富。

(图为马爷爷望着园子里二十多年的树笑了)来源/山东理工大学觅光西吉社会实践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23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三下乡:深挖文物内涵 ,赓续红色血脉

为深挖革命文物的内涵价值,进一步引导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4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来到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陈雨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追溯历史,缅怀英烈

承载着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记忆,是山东省重要的红色学习基地。2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临沂市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 桑语泽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为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学习红色历史,进一步弘扬红色精神,让红色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1月14日下午…… 张昕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重走征程,缅怀先烈

2024年1月20日,一支怀揣热情与敬意的队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土地。实践队此行并非仅为游览,更是…… 董旭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传承光荣革命精神弘扬红色革命意志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18日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中这样写道。2024年2月18日,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孔素臻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迈入时间长河,再扬红色精神

“风雨今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新时代的中国,国家的科技,人们的生活都在不断高速发展,人们的精神也与时俱进,红色精神,始终贯彻着中国人们…… 张业鹏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穿越时空声音,赓续红色精神本色

聚焦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精神,2024年2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红船筑梦”实践队心怀敬意来到了临沂市河东区华东野战军总部…… 谢欣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以历史沧桑,鉴中华之光

为了重温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丰功伟绩,探讨华东野战军纪念馆的历史背景和现代意义,传承红色文化和爱国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临沂市…… 李冉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鸽志愿服务队赴喜安社区开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宣讲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024年9月28日上午,青鸽志愿服务队在安靖街道喜安社区分享中国绘画中有关山水画的知识,…

大学生“三下乡”走进威远县红星村,带领小朋友领略敦煌艺术之美

2024年7月20日,西南交通大学“三下乡”青鸽志愿服务队来到威远县严陵镇红星村,开展了一场以敦煌莫高窟石窟造像及壁画制作为…

天佑关注 | 兰州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第十一届骨干培训顺利完成!

为充分发挥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青年志愿者的责任意识与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全面提升我校…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城市与乡村的上空奏响,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

爱心汇聚,筑梦前行

爱心汇聚,筑梦前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些人在默默付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的意义,用心语传递着温暖与希望,这就…

最新发布

好聚好散
(通讯员陈莹沈薇叶华勇)今天“终于”是第15天,筹备了好久的文艺汇演终于提上了日程,终于放假了,今天的宝宝们是开心的吧!文艺汇演很开心,告别的时刻,小班的孩子或许还是太小对离别还没有很大的感触,…
“蒲公英”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心得有感347
这是下乡的第11天,后天我们就将结束这次三乡下乡之旅,开始返校归家了。今天,我们调研组已经完善好了调研论文,基本结束了本分的任务;同时我们调研组八个人开始准备明晚的文艺汇演,希望给小朋友带来惊喜…
“艺术范儿”墙绘--黑白篇
2019年07.07,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绘新”艺术服务团来到贾岗社区中的星苑美术教育,进行为期一天的为艺术班的墙体进行黑白绘画,和艺术班的孩子们一起完成,让他们也有满满的参与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进…
岭师晴天三下乡|可爱的人
2019年7月25日,今天是三下乡的最后一天,我们晴天的队员们全都有一种既不舍又想回家的情感。此次三下乡中,我所负责的工作有限,但也尽己所能,配合队伍将各项工作完成,也为大家的安全做出了贡献。此次工作…
“筑梦丝路”实践调研团正式返航
7月24日13:00,青岛科技大学赴中蒙最大陆路二连浩特“筑梦丝路”实践调研团正式返程。上午8:00,团队成员首先整理了实践活动期间的资料,总结了在二连期间调研的内容和感受,为接下来调研报告的书写做好准备,之…
再识三尚学校学生:愈渐熟悉
(通讯员:彭奎)“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在《这也是生活》中如是写到。这句话莫名地给予人力量,也鼓舞了一大批大学生为支教活动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今,湘潭大学有一批学子有幸…
离别的笙箫抹不开彼此的回忆
(通讯员易归燕周嘉讯何惠京)离别,用晶莹的泪滴迎接明日的重逢;离别,用幸福的悲伤期盼拂晓的黎明;离别,用真诚的声音表达友谊之情;离别,用动听的音符将真情歌颂;离别的篇章已书写开来。一早醒来就看…
会算账也会绣花,今夏看南财学子“寻绣归”
二十岁的年轻绣娘,从西南到江南,不变的是热爱,传承的是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支持,匠人守护,民众关注”的大背景下,基于苏绣发展现状,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寻绣归”暑期实践团队来到苏…
“蒲公英”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心得有感346
家访时,有位家长一直向我们倾述她在孩子基础教育上面的痛处,她真的很担心她的孩子在以后会被城市的孩子远远甩在后面,而据家长的诉说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家庭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终究是会受到别人…
诗意流年,韶华不负
(通讯员叶华勇沈薇陈莹)今天是来到天子山镇中心小学支教的最后一天也是文艺汇演的时候,也算是正式与小朋友们告别与自己结束支教生活的日子,本来觉得今天会十分伤感啥的,但是事实上自己感觉还是前面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