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一直在行动,温暖与你一路同行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7.15日在经历一番波折后温暖同行实践团分别来到各小分队的救助地点,济南、淄博,虽然是两个相差越95公里的地方,但却有21颗赤子之心正在守护着。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出发之前想过很多,救助站是什么地方,该救助谁,又怎样给予他们救助….这些问题一直使我不解,当跨过山水来到救助站我才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答案所能带给我的。
15日一早我们济南小分队迎着朝霞,带好各自行李,奔赴济南救助站。到达住宿地之后简单收拾即刻前往工作地点。虽然人生地不熟,可好在旅社老板带我们来到乘车地点,指引着我们。随着K140路公交的到达,映入眼帘的是“济南市救助管理站”这几个大字,想必就是我们将要开展工作的地方。来到大厅,陈霞主任接待了我们,并且简单分配任务。两组成员分别前往接待大厅和儿保科室,并且一定时间内进行工作对接交换。
我首先来到儿保科室,上午赵春暖副科长和王美霞老师将儿保科室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信息对我们进行普及,王老师还给我们讲述了救助人员的真实案例。当时我心中有了大概,这不是简简单单三个字——“救助站”就能描述的工作地点,它是一个为社会为人民托底的伟大岗位。中午简单吃过午饭后,下午时刻我们正式进行工作。一组成员在接待大厅首先了解信息后进行救助人员的档案整理归置,二组成员于儿保科室亲身近距离为救助人员服务。
时间在流逝,救助一直在行动。
在这几天的工作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儿保科室的各位。一位骨瘦如柴不能言语的老奶奶,一位无人照料却热爱学习的小朋友,一位依靠角落寻找内心安全感的妇女,还有一位越南流浪等待归家的异乡人。如果让我真正介绍这四位我想万万是讲述不完的,她们给予了我太多内心的感触,触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那位奶奶,不懂言语,只会咿呀咿呀,她是流浪在外还是亲人所弃我们不得而知,我在的那几天,奶奶一看到我们来了,总是涌现出开心的笑容,欢呼雀跃的像个孩子一样。奶奶在这里,救助站是能够保证她日常生活的地方,这无疑是奶奶目前最好的归宿。那位小朋友叫小龙,他真正来到救助站不足一周,当老师们讲述他来到这的原因,我打心底里心疼这个孩子。父亲重病缠身,母亲改嫁不得已的苦衷,无人抚养的悲哀不是一个小孩子能承受的,在救助站的时光里,我们尽可能带给他温暖与快乐。学姐们带他学习英文歌曲,讲识英文单词,还给他取了一个满意的英文名字,临走之际我把一个小象挂饰玩偶送给他,希望能够伴他左右。小龙说他很喜欢英语,长大之后要去美国、英国看看,从小龙清澈的眼光中露出少时的憧憬,是既美好又令人心疼的。没有安全感的红红阿姨,她的名字是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给起的,老师们说她来到救助站的那天穿了一件红色的毛衣,故名红红。红红在这里面算是正常人一样,但她却少了正常人所拥有的安全感,每天习惯性的睡在地上,趴在角落里,我不懂她为什么这样,但我知道这是一个强烈缺乏安全感的模样。最后一位越南的阿姨,身在异乡,好在她还会说中国话,能够让工作人员了解她的需求,暂时保障她的生活起居。这四位被救助人员不是开始更不是结束,是救助路途上的一小段颠簸道路,相信今后救助路途上会有更多的坎坷不平等待我们前去,但我更愿相信,这些坎坷不平总会变成阳光大道,赤子之心将永远去守护。
实践结束了,但救助不会结束。很庆幸能作为“温暖同行”实践团的一员,到救助站进行实践工作,见识过人间冷暖方能守护自己的那番心门。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公职人员所能做的,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做的。当你在街上遇到乞讨的流浪人员,给予他们一双援手,或者拨打救助站电话,不再让他们风餐露宿饱受冷暖;当你有时间有精力,在救助站开放日之际,来到这里真正去近距离帮助他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关于救助我们一直在行动,温暖也将一路与你同行。相信美好相信明天,愿那些正在流浪或者不在流浪的社会底层人民,三冬暖,春不寒,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撰稿:张永琪 摄影:张永琪 王广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26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