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9点,山东大学(威海)“寻茶问道,绿色振兴”调研团一行四人前往重庆新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实地调研。
重庆新胜实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52年7月,原有国土面积13000余亩,茶园面积9000余亩,是全国十大茶场之一,现已发展成集茶业、加工业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负责人唐经理对调研团的到来表示欢迎,邀请团队成员品尝了公司的新上市茶叶并带领成员简要参观公司销售部办公室,随后展开访谈。
图为实践队员与公司经理在公司销售部合影留念
不一样的转型之路
唐经理首先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新胜实业有限公司的转型历程:“公司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改革,一是监狱体制改革在企业达到顶峰阶段之后,经历了一个重组和规模变化的过程;第二个是人员的变动,由之前的服刑人员作为工人到招募社会人员。”
在坚守中传承 通过唐经理的介绍,团队成员了解到,新胜茶业自1952年在永川监狱建场以来,茶叶生产曾为监狱发展基础经济作出重要贡献。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新胜茶场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为监狱提供了最基本的经济保障。在此后六十余年的变迁中,新胜茶业历经了撤出红茶领域、服刑人员退出茶园管理,改变为农户加茶园管理小承包模式等改革,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转型。
在探索中前进 随着2016年“6.26”东山监区大转移和服刑人员完全退出茶叶生产,制茶车间劳动力的紧缺、车间位于渝西监狱内等具体问题接踵而至。在市监狱局、监狱党委给予的支持和领导下,新胜茶业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逐步解决了硬件问题和劳动力问题,同时提高了茶叶品质。2017年2月24日,春茶顺利开园,这支由民警、职工共同组建成的新的制茶团队不负所托,在开园第一天创造了收鲜叶300kg、制茗茶60kg的佳绩,打开了新胜茶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新局面。
政府企业的扶贫担当
此外,唐经理还介绍了与农民建立基地的情况。在该模式下,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的使用经营权在农民,两者签订相关协议,农民租入土地自行进行种植管理。企业负责茶叶的加工运输包装出售,在收购茶叶时对茶叶进行考核,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国有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发放收入有保障,不会像私人企业存在拖欠,因此农户信任企业愿意做采茶工或者出售茶叶。”唐经理介绍道。团队成员了解到,新胜茶场作为国有企业,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扶贫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政策落到了实处,如设置专门的扶贫小组进行对接和帮扶。
据唐经理介绍,在落实乡村振兴扶贫政策方面,公司主要采取了两个方面的举措。一是技术上的扶贫,公司会在种植季节和采茶季节派企业积累的采茶制茶人才去到农村进行免费帮扶。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公司副总经理余伟等公司领导就带队深入茶叶基地茶园,观察茶树出芽率,为农户提早开园采摘提供信息。随后,组织11家茶园种植农户召开集中会议,进行茶树种植、茶园施肥管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指导,按照干净、均匀、完整等收购标准开展采前采摘技术培训,要求技术加工人员到茶园采摘进行“守到采”,以现场督导,落实鲜叶“一芽一叶”等收购标准。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茶叶基地
通过以上举措,促使种植户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而是广泛认知、认同和掌握生态种植、标准采摘的重要性,提高确保鲜叶优质的意识、能力和积极性,以实现在共赢中谋长远。二是通过直接购买产品的方式解决部分茶产品的销货渠道,比如购买农民种植的金银花茶作为办公用茶,解决其销售问题。
人才大师汇集优势
“我们企业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我们的团队成员既有信心,又有匠心!”唐经理表示,“在转型的那个时候,参与制茶的只有11名民警职工,有的是老骨干,有的是新手,但不管是谁,心中都有一份对茶的热爱,对工作的思考和对责任的坚守。”
11名民警职工的故事从唐经理的口中娓娓道来,其中退休民警六旬老人张显政的故事给团队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1975年到单位上班第一天就在农科所从事茶叶生产到2017年制茶模式彻底转变,他在制茶这个岗位上整整工作了三十五年。领导找到张显政,希望拥有技术和经验的他在退休前参与这一次改革,再为新胜品牌带一批制茶骨干。届时已快60岁的张显政,两鬓的头发已经花白,眼看只有三个月就退休了,家中的小孙子蹒跚起步,正是含饴弄孙的时候。但考虑到新胜茶业面临的艰难挑战,正是转变模式的关键时刻,他毫不犹豫答应了。于是,从2017年2月24日开园到5月25日,整整三个月,张显政和其他制茶的年轻民警职工一起,争时间,抓质量,深夜奔波在制茶车间,早晨天亮时才回到备勤房。这样的日子,张显政一直坚守到春茶完成的最后一天。不负重托,2017年新胜茶业顺利实现了新模式转型,茶叶品质更是大大提高。
图为唐经理向实践队员讲述张显政老人的故事本次走访让调研团对新胜茶场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国有茶企对于农户的相关扶持有了更确切的认识。历经六十余年的坚守,新胜茶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脱胎换骨,这正是我国国有企业蓬勃生命力的生动体现。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新胜茶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培养一批批制茶骨干深入基层助推人才振兴,落实扶贫政策勇担责任以推产业振兴,体现了它作为国有企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而这样的品质也是推动它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32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