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势把山河重安排。六十年前,林县人民凭借着“定叫山河换新装”的豪迈气概,十万大军奋战十载,在巍巍太行山上,修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7月7日,华北水利水利水电大学“学思悟践”社会实践队,自林州市出发,前往红旗渠纪念馆。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一路悟。
“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这不仅是林县人民的真实写照,更反应了自然环境的恶劣。穷则思变,残酷的现实使林县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寻找新的水源。1960年2月11日,“引漳入林”工程总干渠工程正式动工。近4万多名干部群众在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的带领下,手推独轮车,肩扛铺盖、铁锤、十字镐浩浩荡荡向大行山区开进,誓与太行山抗争到底。
在那个物资、技术极度缺乏的年代,顽强的林州人民顶着风雪,脚踏顽石用最原始的工具一点一点的将山石劈开。古有愚公移山的坚定不移,今有林州人民开山的壮举。林州人民不畏艰辛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对抗世代压在林州人民身上的“旱魔”战斗中,最终红旗渠修建成功,彻底改善了林县十年九旱、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
走在纪念馆的长廊里,仿佛穿越到了六十年前,纪念馆中陈列的一张张黑白照片,交织组成了一段段鲜活的场面不断地在我们脑海中频频浮现,深深的感受到林州人民为了生存的种种不甘和对命运的不屈服。正因如此,才有了如今的世界奇迹——红旗渠,才有了子孙后代美丽富饶的生存环境。
一遍纪念馆走下来,我们学习了红旗渠的修建背景,修建历史,修建过程。深深的感悟了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豪迈气概,以及以杨贵书记为代表的领导班子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优秀品质,懂得了一名青年大学生要敢于吃苦,勇于奉献。了解了林州市“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发展四部曲。收获满满,获益良多。
红旗渠修建孕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她是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和河南人民伟大创业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激励着青少年“敢吃苦,能吃苦”,激励全国各族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创造人间奇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38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