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花如歌,悠扬传唱历史,挑花是诗,曲折寄托希望。”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的汉族民间艺术。起源于唐宋,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黄梅挑花以元青布作底,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交叉的网格上,形成色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挑花与绣花同样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它分布广泛,其中湖北黄梅挑花发源最早、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在中国挑花工艺发展史中占主导地位,因此“黄梅挑花”也是各挑花的代表和统称。2018年5月21日, 黄梅挑花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近年来,黄梅挑花这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已逐渐被人们认识,成为文化品牌被开发利用,且潜力巨大。但由于挑花是纯粹的手工活,挑一幅图案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个月,往往却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黄梅挑花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门特色技艺濒临失传,亟待抢救。而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黄冈市美协常务理事、黄梅县美协名誉主席的陶培峰,用自己的态度和方式,考察全国各地挑花文化,在传承黄梅桃花这件事上,凭借着满腔的热爱不断前进。“对于非遗文化,在传承和发扬过程中个人和集体的经济效益,同祖先们留下的璀璨智慧和美好文化相比是渺小的,只要能将挑花文化流传下去做出必要牺牲都是值得的。” 陶培峰在传承挑花文化这件事上从未动摇,以身作则挽救濒临失传的艺术于水深火热之中。
陶培峰老师除了在传承黄梅挑花事业上呕心沥血,在其文化创新方面也是尽心尽力。“非遗文化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一定不能忘记自己的文化,文化的魅力和力量是无穷的”, 陶培峰说“黄梅挑花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我一辈子都在和挑花打交道,挑花已经成为了我最热爱的东西”。对于黄梅挑花的创新,他乐观地指出两条路:一个是保留祖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其次是大批量生产,用新的科技手段创新和再现美好的事物。他致力于将黄梅挑花紧密结合到生活中去,将黄梅挑花运用到了舞台布景、景点建设、时装设计以及家庭装饰中,带着黄梅挑花的黄梅戏舞台布景参加国家舞美展,并走向国际舞台。
“黄梅有女皆挑花。”黄梅挑花作为湖北地区的特色非文化遗产,其文化底蕴深厚。其实珍贵的并不仅是挑花工艺,更是工艺背后的文化与寄托,对现实生活的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昌盛的标志是文化的昌盛,从小的方面来说,黄梅挑花各种美好的寓意代表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和管清民正社会的寄托。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中国梦的追求,黄梅挑花和中国梦的愿望是一致的。相信这些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在陶培峰这些真正热爱的人的努力下,必将有一天会被大众所知道,会带着独具一格的创新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国际舞台上熠熠闪光。
文化铸造差异 民间孕育艺术
挑花活力无限 创新成就美好
愿望憧憬由挑花寄托 明亮未来由自己打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42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