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5日,在陈军涛老师的带领下,绿色生态矿山调研团来到山东省济宁市自然资源局进行采访调研,通过与自然资源局的探讨交流,团队成员更充分地了解了济宁市对于采空塌陷区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及修复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在自然资源局的会议室里,采空塌陷区治理部门的领导首先了解了调研团的专业以及学院情况,对调研团的未来表示充满了信心。接着,领导们向调研团展示了济宁市的“环城生态带总体规划”,规划包括城市与自然相结合、定目标(以“第三空间”为目标城乡统筹的生态区)、定边界、定布局、定实施以及定设计六个层面,同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解决采空区土地塌陷的主要措施:针对土地较少的平原地区,采用挖深填浅的方式;针对于坡度小、深度小的区域,采用土地平整的方式;煤层较厚,塌陷较深的地区采用生态修复治理;也可采用引黄冲田的方式,但弊端即为成本过高。
接着,调研团又了解了济宁市当前煤炭现状,了解到济宁是山东省内的典型煤炭城市,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省50%以上,煤炭开采时间长;济宁有57个矿井井口在市内,有11个矿井井口在市外,沉陷区面积大概73万亩,而济宁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基地,资源集中在发展规划区域,塌陷区域较大,对于可持续发展很不利。除此之外,调研团也了解济宁现在已经可以利用卫星进行塌陷地检测,准确预测塌陷后的深度;用无人机监测出重点区域的重要资料,进行沉降规律研究,分析预测土壤恢复后的效果及带来的影响,做到防患于未然。
最后,针对交流过程中的疑问,调研团成员与陈军涛老师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资源局的领导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通过这次在自然资源局的交流,调研团受益匪浅,在增进对于采空区塌陷治理的了解的同时,激发了成员对于建设美丽家园的一份热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47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