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余婵)来到恩施鹤峰太平镇的第14天,队员们早早地起床,吃过早饭后便一起坐上了去往芦坪村的大巴车,和来镇上时一样,大巴车在山路间蜿蜒前进着,又和来镇上时不一样,这段路程要短许多。
没有之前的疲惫感,有的只是对听说已久的大山深处那个村落的好奇心。一路上,我注视着窗外的景色,一片片的玉米地,满山的茶园,还有零零碎碎散落在山间的房屋……周而复始地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芦坪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芦坪村的孩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依靠在车座上想。大约四十分钟后,我们抵达了芦坪村。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村里的小型篮球场和一些常见的运动器材,驻村的扶贫干部钟队长告诉我们,这是政府出资新修建的活动中心,供村民闲暇时间健身使用。“村民们会来这里活动嘛?”,我疑惑着问道,“偶尔会来,我们马上会联合其他两个村在这里举行运动会”,钟队长回答说。一旁的驻村扶贫队老师刘昌向我们介绍了芦坪村的基本情况后,队员们便分组入户开展教育调研。
走在路上,我发现这里很少有连片的房屋,村民的房子大都是独立的,且多以木房子为主,简单的一层式平房,窗户是镂空的,门前或是一片种满蔬菜的菜园,或是养鸡养鸭的圈场,“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如果这里的人们没有生活负担,想必便是陶渊明先生笔下 “世外桃源”的最好诠释了吧!
我们靠近一所木房子,想看看有没有人在家,“你们是来做什么的孩子娃?”一个老奶奶闻声出门,用我们听不太懂的方言笑问道。经过队员们的耐心解释,老奶奶明白了我们的来因,在与奶奶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她的孩子和孙子们现在都住在县城里,她一个人住在村里不愿意离开。我不禁想到书中描述的中国人所共有的情怀——故土情怀,奶奶昂扬的精神状态让我不敢相信她已经85岁了,也让我想起了去世了的外婆,我对这个村子的好奇心愈发强烈。
继续向前走,我们走近一户比较特别的人家,说它特别,其实是因为这户人家的房屋和其他的木房子不一样,它的墙体是砖石筑建起来的,更因为房子连门和窗户都没有,屋子里的布置也是非常简陋。我未曾真正理解杜甫写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时的心情,但此刻内心却满是酸楚。一位奶奶笑脸相迎,我们随即展开了交谈,并请女孩的爷爷帮忙填写问卷。在听到小女孩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这个家时,我内心的酸楚感又强烈了几分,看着依偎在奶奶旁边的小女孩,我有些心疼,心疼这个可爱的女孩儿小小年纪就没有了母亲的呵护,也为女孩的母亲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却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职责而愤懑,而因贫困所导致的不幸又让我觉得悲伤却深感无力……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帮助下,芦坪村的箬叶出口、养蜂等产业蒸蒸日上,经济状况也在慢慢改善。
“每年暑假都有哥哥姐姐来这里支教,你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嘛?”我们的队员试图和小女孩聊起天来,小女孩说出了几个名字,“那些都是我们的学姐学长”,队员满脸笑意说道。在之后的交谈中,我发现小女孩儿不仅很有礼貌,而且很爱笑。
我们走访了许多户人家,每到一家,他们都微笑着和我们聊天,淳朴的民风和真挚的笑容无一不感染着我们,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调研就这么愉快地进行着……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我们坐上了回太平镇的大巴车,我静静地坐着,没有注视窗外,因为最好的风景已经留在了心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54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