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为构筑“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高,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为恩施鹤峰太平镇民族中学的学生们开展以“缅怀杨绛先生”为主题的读报活动。
清晨的街道上,小雨淅淅沥沥,游人很少略显冷清,太平镇民族中学的教室里却早已热闹起来。
“今天,我们一起缅怀杨绛先生。”志愿者沈丽涵大声朗读着《人民日报》上的头条报道,“她,通晓英语、法语,自学西班牙语,翻译了巨著《堂吉诃德》;她,是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也是世事洞明的哲人,笑对坎坷的勇者。她的文字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深远,总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温暖与力量。1911年的今天,是杨绛先生的诞辰,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重读经典,共同缅怀先生。”学生们专注地坐在座位上,静静聆听着每一个细节,文章篇幅虽然不长,但那一刻他们感受着文字的温暖与美好,或许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孩子们清澈嘹亮的声音陆陆续续地从教室里传来。志愿者沈丽涵走下讲台,为学生们一一辅导,纠正错误读音,讲解难懂词句,引导学生鉴赏经典段落。学生们左手伏案,右手执笔,全神贯注,一边读一边勾画,并对重要段落做批注补充,加深对读本的理解和记忆。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文明和最久远的读书传统。
“不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增加阅读面,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更希望他们能够增强自信,克服胆怯心理,勇敢的站上讲台面对所有人讲话。”担任八年级语文老师的志愿者沈丽涵说道。据悉,“为你读报”这个活动,原本不在沈丽涵的教学计划之中,但介于孩子们在做自我介绍时羞涩害怕、畏惧不敢发言的表现,在写作过程中又存在内容空洞、思维局限的问题,她决定专门为孩子们开展这样一个栏目,丰富支教生活。
说干就干,志愿者沈丽涵随即与其他志愿者们商量,在反复斟酌商讨之后,“为你读报”活动应运而生。为了让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在诗书中起步,防止读报活动趋于“流程化”、“运动化”,保持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和时效性,志愿者们每天都会查阅人民日报实时新闻,选择具有代表性又有积累意义的报道作为素材,早早地来到学校将其打印在A4纸上,早读时分发给孩子们,让他们轮流上讲台读报,并要求他们每天摘抄下自己最喜欢的文段进行背诵,以此来强化记忆,真正将其根植内心。此外,沈丽涵还会就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文章开展阅读交流会,让学生畅谈自身读书收获和感想,并根据学生发言稍加点评,拓展相关知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国际热点、时政新闻、文学素材……每天的‘为你读报’让我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了解了很多原本自己不曾接触过的各种国内外的大事小事、实时消息,我的写作能力也在每天的摘抄背诵中得到明显提高,一次次站上讲台朗读让我变得更加自信。”走下讲台,八年级学生李英芳表示。
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志愿者们希望重新把目光投注到最简单的读报。“我们教孩子热爱与渴望,远比我们教孩子如何去做要重要的多。”志愿者周玲旭感慨道,“其实读报这件事,对于千百万人来说,几乎和吃饭一样必不可少。为期20多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很快就会过去,可是我们对于‘书不可一日不读’的追求却始终不变,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感染到孩子们,让孩子们真正把读书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学习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贯穿自己的一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54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