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团委于江干区丁兰邻里爱心服务中心开启了最后一站的社会实践。垃圾分类是现今的热点之一,上海垃圾分类政策足以见得对于垃圾分类政府的重视。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进步的是城市的高楼耸立,科技的不断进步,但于此同时,垃圾与几十年前相比增长率则迅速增长。
据相关报道显示,一个易拉罐需要200年来降解,塑料制品1000年之后才能降解。目前,杭州填埋场里面的垃圾厚度有100多米,需要三百年才能降解……每人每天在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1.2公斤垃圾,杭州市现在一天的垃圾产生量是1.2万吨,也就三到四年就把一个西湖完全给填满了。一个星期如果没有垃圾到填埋场,那整个街上就会被围满。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下面将近有100米,也就是30多层楼厚的垃圾。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提醒着人们垃圾几乎已经快要达到饱和状态。减少垃圾产量迫在眉睫,因此垃圾的利用便有了意义。
此次社会实践学习的就是化酵素为宝,使之成为洗手液等生活用品。而酵素的来源便是人们通常会丢弃的瓜皮果壳。通过冯老师的示范,将果皮、黄糖、自来水按比例混合,密封静置使其发酵,酵素成品呈棕黄色,将其稀释后便具有清洁消菌效果。实践团队两人一组亲身制作,在见证垃圾变为生活用品的过程时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最后,冯老师向实践团队详细说明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不仅是为了减少污染,更多的是为了人们自身。人们喝的水,吃的食物,都会成为受污染物,通过食物摄入造成身体损伤,也成为了环境污染的一大严重后果。因此,每个人都有衣物为环境贡献力量,努力落实垃圾分类。
尽一份力量,净一方土地。通过本次垃圾变废为宝活动,实践团增强了环保意识,创新了环保理念。社会实践虽告一段落,但环保意识,乐于奉献的精神将始终激励实践团前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58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