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感悟:人生就在不断翻山中前进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作者:李天洁

翻过地理之山

若想到鹤峰太平,先得翻山。恩施是典型发育成熟的喀斯特地貌,多溶洞,也多山。不过这里的山与三峡那种“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险峻山体又有所不同。相比之下,这里的山是散的,是矮的,连边缘都是圆弧状的,不过山路依旧难走,多的是180°的大拐弯和坡度超过40°的上下坡,熟悉山路的司机一路踩着油门在盘山公路上飞驰。在足足经历了四个小时的颠簸后我们才乘着暮色到达了被群山环绕着的太平镇,下车时我以为终于走完了所有山路,但是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此行的“山”还有很多等着我去翻。

翻过师生隔阂之山

开班上课的第一天,我们精心准备了“破冰之旅”希望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但是孩子们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害羞。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报到当天最后一个进教室的小姑娘:

“叫什么名字”摇摇头,不说。

“实在害羞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哦”摇摇头,不写 。

“第一排还有一个空位,可以坐在这里”摇摇头,坐到教室最后面的角落里。

比起城里的孩子来说,小镇里的孩子更像是一个封好的糖水罐头,他们感情真挚、朴实,充满想象力,但却又十足内敛,不懂得在公开场合勇敢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想实现的愿望全都默默闷在心理,不愿吐露和表述。

虽说困难重重,但透过十几天的努力,我发现再坚固的冰山也会在炽热的真心下融化。孩子们刚开始虽然一开始表现得并没有那么热情,但是他们敏感的内心能够感受到志愿者们耐心和细心背后的善意和鼓励,渐渐的他们也能够习惯和接受师生互动的上课方,鼓起勇气举起双手问问题、大胆向志愿者们吐露心声。就在这一“真心换真心”的过程中,我们翻越了师与生夹杂着陌生与封闭的心灵“大山”,授与受之间,我们给予了孩子知识和陪伴,孩子给予了我们友谊与感动。

翻过城乡认知差异之山

山里的人望不见山外,山外的人望不见山里。恩施在湖北省的西南部,鹤峰则处在恩施的西南部,而太平又位于鹤峰的最南端,直接毗邻湖南省,可谓是山区中的山区,边缘中的边缘。在到来以前,对于太平镇的想象是贫困封闭、梯田坐落的山区,远离都市,也远离科技、文化和卫生。但是当我们切切实实在这里开始生活之后,才真真切切地发现山里的生活和我们想象中有点不同:这里水电齐全,不存在断水断电的情况;也有街道和铺着整整齐齐沥青的马路,没有下雨天就会泥泞不堪的土路;智能手机的使用相当普遍,支付宝和微信的二维码贴在了每一个商铺的收银台边;学校的每一间教室都有触屏电脑,“爱心午餐”计划正支持着学生们的营养健康;民主法制建设在这里更是没有边缘化,面向全镇播报新闻联播的大喇叭也在每天十二点和十九点准时响起…..

“其实你看到的这些也都是这两年开始搞精准扶贫,中央和省政府大力扶持才建起来的。”当地政府的负责人对我们说。“以前啊,这个镇子,还有下面的村子,连自来水都没有,想喝水就要自己去挑,又缺少干净水源,所以总是造成一些疾病问题,后来省政府专项拨款搞基建,把路修好了,管线也铺设好了,才成了你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负责人感慨道“我们现在还有扶持特别到位的医保制度,能够切实保障每一个人患病以后的医疗费用都能报销90%,而且还有大病报销后不超过5000的原则,比如说一个人看病花了10万块,按规定报销90%后,他最多也只花5000,剩下的都能交给医保解决。”

“这两年教育改革的成效也特别显著”特地从鹤峰县城教育局赶来的另一个负责人说:“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批(初中)学生中有几十人有可能考上县城里的重点中学,这在过去数十年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为离县城不远,过去稍微有一点条件的学生都离开太平了,没有在这里上中学,这两年搞教育改革,把老师们带到武汉、北京去培训,教学水平上来了,学生们更愿意学了,老师工作积极性也高了”。

除此以外,当地还在镇政府和扶贫尖刀班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建设“电商小镇”“物流小镇”和“蜂蜜小镇”,结合“互联网+”思想锐意创新,搭建网购平台为当地农产品寻找销路,全面推进当地的产业升级。

在这个封闭偏僻的小镇,生态与文明,破旧与布新正在同步发生,吃住在村工作在村的党员同志以高度的执行力将中央的政策变现为这里每一个居民的幸福家园。这是我第一次脱离课本深刻意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如何为小镇的不断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

这世间山海相连,巍巍高山绵延不绝,实在有太多太多的“山”横亘在我们的前方。地理意义上的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可作为新手上路的老师,我们无论理论知识有多么完备,遇到自己的学生也还需在实践中摸索相处之道;作为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学生,无论我们有多么发达的信息接收系统,我们也无法越过城乡发展巨大认知差异的“大山”,将自己有限的目光投射到正在悄悄发生巨变的中国各个角落当中去。囿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走马观花式感受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真正的认识这个社会的。也许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样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这些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漫长的时间中去摸清每一个人的生活,就如同母亲对她的儿女一样。”而这,也正是我们大学生三下乡的方向所在,道路所在,意义所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65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践调研,焕乡村新颜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对于深化认知的重要性——唯有脚踏实地、勤勉实践,方能拨云见日,使认识更加清晰透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深知此理……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地调研,探索乡村治理奥秘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唯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亲身实践,方能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与真谛。在探索乡村治理这一复杂而多维的领域时,单纯的理论学习与间接经验远远不……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协同共治,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与繁荣的关键性步骤。它要求我们在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提升治理效率与质……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协同共治

乡村治理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一环,更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稳固实施的基石。它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及亿万农民的福祉提升。在这一背……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治理启新程,实践行动绘繁荣

2023年5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加强乡村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面……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村容村貌换新装,治理实践谱华章

202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致力于构建一个既符合新时代要求又贴近农村实际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与模式。这一战略部署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乡村展宏图,振兴家园谱新篇

既然已经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乡域筑梦实践的征途,那么无论前方道路如何曲折,我们都不能回头。这虽然是一件看似无比渺小的事情,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是深远而重大的。为了深入且全面地了解…… 王俊之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和谐美丽新农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际,为深入洞察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协同实效与困境,曲阜师范大学乡域筑梦实践团于1月20日赴山东日照乡村调研。当地乡村景色宁静质朴,但…… 钟文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最新发布

长安大学学子深入二郎庙,助力乡村脱贫攻坚
2019年7月20日,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赴陕西省商洛市“担当时代责任·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陕西商洛市商南县金丝峡镇二郎庙村,展开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
山东理工大学博爱实践团队开展“家庭教育走访调查”活动
博爱调研团开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以及是否需要指导帮助的调查研究——以张店区为例”的走访社区深入调查活动。7月23日上午,博爱调研团在学校南门集合,实践团队队长董志业将今天的调研流程简单介绍完成…
用爱心重铸生命
在这几天的志愿活动中,我收获颇多,感受颇多。虽然这次志愿服务充满了挑战和劳累,但是细细回想,却是幸福和快乐的记忆占据了脑海的大部分空间。志愿服务的感觉,就像加了糖的咖啡,初尝是苦的,涩涩的,但…
山东传统戏剧调查团队赴山东梆子剧团采访
7月26日,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传统戏剧传承情况调查团队赴山东省济南市山东梆子剧团实地考察,着重调查山东梆子的历史沿革和传承的情况。早8时,团队成员从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乘车出发,于9时30分…
长安大学学子齐出力,助力城乡建设
7月20日,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赴陕西省商洛市“担当时代责任·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商南县金丝峡镇二郎庙村,一是在当地进行调研,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贡献长大学子的力量,与二郎庙村…
三下乡感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
在我印象中,每当有人问我长大后想要做什么时,我总是会回答教师。是啊,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最美的职业,不知从何时起,它已经在我心中生了根,但我又没有想过当我真正成为一名教师时,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三下乡感悟:这里的你们,最美好
今天,7月21日,不知不觉,这已经是我们一行人来到恩施鹤峰的第10天了。10天,于我们的一人生而言不过沧海一粟,但这于我们每一位队员来说,无疑是生命中初夏清晨那一抹清凉的绿色。初上武汉到恩施的列车时,…
武大学子赴工地,寻梦逐光探真知 ——记武汉大学“赴地探理,寻梦逐光”暑期实践队赴东原地
2019年7月27日,夏日炎炎,其他人享受悠闲的周末时光时,武汉大学“赴地探理,寻梦逐光”暑期实践队的实践之旅继续开展,四个小队分别前往不同项目并深入现场,希望通过脱离课堂、走入实践来对对自身所学专业…
湖北学子五赴芦坪:基础教育访到家,普法宣讲一同行
为深入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状况,全面推进法治宣传,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神。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团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恩施鹤…
湖大学子暑期三下乡 给流浪猫狗们带来温暖关爱
7月5日下午3点左右,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城市流浪猫狗管理研究”调研团队前往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基地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期通过实地走访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基地等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