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方罍的器身曾流失海外近百年,才于2014年洽购回国入藏湖南省博物馆,得以盖身合一……”初次见到方红健时,她正在博物馆展厅进行讲解,在她娓娓道出的故事里,这件国宝的前世今生让人历历在目。
(图为方红健老人正在进行讲解)
方红健目前是湖南省博物馆志愿组织中的一员,退休前,她是长沙铁路第一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退休后,她始终把奉献当作一种快乐,一直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一定要为学生负责”
2003年,怀着对讲台的不舍,方红健离开了她为之奋斗、感动、自豪的教育事业。“当了一辈子的语文老师,刚退休的那段时间,我感到非常不适应,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正好当时培粹中学教师资源匮乏,缺少任课教师,学校主动邀请方红健去当老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忱,她接受了学校的返聘,再次成为一名辛勤的“园丁”。
“那段时间教的学生成绩不太好,我又是班主任,所以花了很多心思在上面,想着一定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天晚上守完晚自习就开始备课,设计教学环节,早上还要再看一遍,年纪大了,记性总归没有以前好。” 当年的培粹中学还未与长郡中学合作,学校的教学实力远远不如现在,生源质量一般,方红健带的班级在年级里成绩排名倒数,班级学风较差,学生也大多没有上进心。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秉承“一定要为学生负责”的信念,她开始按照学号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积极和其他任课老师沟通;同时对于自己所教的语文,她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并自行购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与地坛》《老人与海》等励志书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她说:“我不能让我班上的任何一个同学掉队”。渐渐地,班上的学生也开始理解了方红健的用心良苦,成绩稳步提升,班级在年级里的排名也越来越靠前。毕业后,这群学生与方红健的感情很深,“当时方老师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还为我们这么操心,真的很感谢方老师当时没有放弃我们。”当时的班长薛雪正好来博物馆看望老师,她这样说到。“这份师生情带给了我很多的温暖,有付出也有收获,我觉得这就是‘为人师’的意义所在。”说起这些,方红健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图为方红健)
“我是钢铁做的人”
在培粹中学当老师的第六个年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终止了方红健的教学生涯。从此,她不能长期站立,颈椎附近也打了一块钢板,同时因为肺梗等疾病,在肺部还搭了一个支架,在家休息了整整半年时间。这半年里,她的热情并没有被消磨殆尽,当得知湖南省博物馆招老年志愿讲解员的消息时,她立马去报了名。
虽然对历史没有太多研究,还自称是个“历史盲”,但方红健还是选择了尝试,逼着自己强记历史知识。现在,她除了平时的基本陈列讲解之外,还负责“根•魂——中华文明物语展”“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等临时展览,讲解起来游刃有余。有人夸方红健记忆力好,她笑了笑说:“你热爱这个工作了,那你就会记,只要你上心了,就记得住。”在不断地努力下,她慢慢从一个实习志愿者成长为拥有十年以上志愿服务经历的“荣誉志愿者”。
车祸也让她成为了湖南省博物馆“最特殊”的志愿讲解员,“我是钢铁做的人,身体里这里也是钢,那里也是钢。但是我不在乎,我觉得我和大家也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都做讲解,我也不比他们差”,方红健还戏谑地称自己为“钢铁讲解员”。“做老师时就想获得学生们的赞同和认可,现在,每次讲解完,听到观众的掌声,也就像是获得了他们的肯定,那种心情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方红健对调研团说到。在她看来,当一名志愿讲解员让观众了解文物,这也是传递知识的一种方法,让她可以继续体会到传授知识的快乐。
(图为方红健老人正在接受采访)
有人把方红健比作“满天星”。满天星的花语有甘做配角,默默奉献之意,开花的时候就如同漫天星空中的星光,看似不重要,但是却不可缺少。而她也确实像星星一样,在散发自己的光,虽然微弱,但也在努力照亮黑夜,从返聘教师到志愿讲解员,退休后的她角色在变,但心中的理想信念却坚定如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66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