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乡村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团赴临沂开展社会实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师秋硕 王佳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该战略、肩负起新时代青年乡村振兴的使命,7月12日至7月21日,外国语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团跟随山东理工大学“岱农崮业”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开展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山东理工大学与当地政府成功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合作关系挂牌仪式

按照实践分工,结合当地需求,深入开展了口述乡村历史及基层干部访谈、关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岱崮镇经济发展的调研、助力乡村教育以及“我和我的祖国”视频拍摄活动四个版块的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积极参与其中。

图为外国语学院领导老师与山东省派蒙阴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二级巡视员刘欣堂一行进行工作汇报会议合影

图为山东省派蒙阴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二级巡视员刘欣堂一行莅临外国语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团工作汇报会指导工作

走近话基层

受省派蒙阴乡村振兴服务队的邀请,实践队员走进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开展口述乡村历史及基层干部访谈活动。

图为山东省派蒙阴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二级巡视员刘欣堂到达实践地亲切慰问实践师生

团队成员对六位农村基层干部及群众进行访谈,了解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思想与工作生活情况,收集当地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军工文化以及特色产业发展资料,充分挖掘岱崮镇历史文化资源。实践队员对访谈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并在访谈结束后对采访内容进行书面化整理,最后将资料汇总成册交由当地乡村振兴服务队留档保存。

图为实践队员对蒙阴县岱崮镇东屿村村书记张见泉进行采访

深入访实况

实践期间,实践团以“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岱崮镇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主题展开调研活动。

图为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姜素锦到达实践地慰问实践队员

调研针对青少年、中年、老年三个年龄阶段人群,分层次了解当地居民对该地红色文化的接受程度、参与程度以及对红色旅游开发的意见与建议。后期实践队员对调研信息进行汇总,发挥大学生作为红色文化传承者在传播红色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探寻文化资源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契点,分析出岱崮镇红色旅游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图为当地居民配合填写调查问卷

同时,实践队员在调研过程中参观沂蒙山地质博物馆岱崮园区博物馆,结合语言专业优势为当地旅游景区制作中、英、韩三语指示牌与警示牌,在为各国游客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助于规范其行为。图为当地居民配合填写调查问卷

图为实践队员为当地景区制作中、英、韩三语指示牌与警示牌

孜孜助科教

为助力当地乡村教育,实践团来到笊篱坪联小与下旺小学两所学校进行支教活动。团队成员发挥英语、英语教育等专业特长,以课业辅导、开展趣味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暑期学习进行辅导,帮助孩子们学习英语、数学、语文等课程。支教成员通过开设陶艺课、安全教育课等特色课程来丰富学生课外活动,通过网络直播课程来开阔学生视野。

图为实践队员采取慕课的形式开设网络直播课程

图为实践队员对所在支教学校学生进行家访

直播课程连线山东理工大学在校学生,直播人员以第一视角带领学生逛校园,向学生展示大学生活。课下,实践团成员还组织进行家访,以便深入了解当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达到家校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图为实践队员在支教学校进行授课

紧依新时代

时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弘扬实践团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爱国主义情怀,实践团成员与岱崮镇中心学校的学生积极配合开展“我和我的祖国”视频拍摄活动。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学生共唱《我和我的祖国》

团队成员立足岱崮镇实际发展情况,通过拍摄当地特色民居与风土人情,展现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与岱崮地貌的独特风情,通过拍摄学生实践活动风采,不断展现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视频中还穿插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演唱,通过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人员的不同表现,展现人们对祖国热忱的爱。

图为实践队员和当地学生同升国旗

据悉,学院高度重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自5月中旬开始,经团队组建、方案设计、启动仪式、实践培训、部署安排等环节,旨在结合专业特点,进一步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加深学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提升责任意识。

图为实践队员到达沂蒙山地质公园岱崮园区博物馆进行参观并为快闪拍摄取景

推动实现我校“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五有”人才培养目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66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此次实践活动…… 邱飞扬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特色音乐教学活动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特色音乐教学活动作者:韩悦(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7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实践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进行第11天的支教活动。为了培养…
回想秀观那些天
2019年7月28日星期日,距离我们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梦·相随”社会实践队在秀观小学结束的“三下乡”活动已经过去了四天了。回想起那十天的点点滴滴,不禁感叹万分。回想起去往秀观小学的第一天,…
回想那些天
2019年7月28日星期日,距离我们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梦·相随”社会实践队在秀观小学结束的“三下乡”活动已经过去了四天了。回想起那十天的点点滴滴,不禁感叹万分。回想起去往秀观小学的第一天,…
走进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7月1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一枝独“绣”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感受沂蒙红色精神,体验最真实的沂蒙生活。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是红嫂…
神圣场所的建构与记忆:潮汕宗祠的空间表征与内在机理调研
宗祠作为一个神圣的空间场所,其不仅是“外显”的传统文化之载体,并且是“内隐”的集体记忆宗族情感的物质体。在潮汕地区,人们都十分重视宗祠的建设和功用,宗祠在当地相当普遍,基本每村都至少有一间宗祠…
武汉学子三下乡,沉入基层做调查,学习红色精神,宣扬党的理念。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通讯员梅文杰)7月28日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社会实践队长埫口何坝村分点赴仙桃市进行支教活动倒数第三天了,为了了解一下当地基层干部群众对于村民党组织思想建设的成…
易复刚:给予力量,收获曙光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这是湖南人精神的一种体现”,这是湖南省博物馆002号讲解员易复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个人的真实写照。易复刚是《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易中天的堂哥,退休之前是一名教授…
传统文化高地,引领乡村振兴——沂蒙刺绣
2019年7月21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一枝独“绣”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临沂费县——金昇手工刺绣的传承地进行走访。沂蒙妈妈手工刺绣的制作者热情接待了我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我们对其热…
邵阳县“五毛食品”调研实践团召开暑期实践安全会议
7月12日下午,长沙理工大学邵阳县“五毛食品”调研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刘文成的建议下,于工三A209召开暑期实践活动安全会议。会议前,负责人胡柳接到学院通知,未来十天湖南省将持续暴雨天气,部分地方发生洪涝…
信息院传承队灰汤镇调研工作正式结束
(通讯员汤婷)7月28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延安精神传承队(以下简称“传承队”)正式结束在灰汤镇的所有调研工作。此次调研工作持续时间为14天,总共涉及三大主题:灰汤温泉、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