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铭记红色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山东理工大学“新时代的稷小青”社会实践团赴临沂市平邑县天宝山景区内的九间棚景区见证九间棚的历史,学习九间棚精神。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早上7点,实践团乘坐专车前往九间棚,惬意的夏日凉风为此次“景区之游”开了好头。一路向东,从宽阔的柏油路到越来越狭窄的山路,越走越高,越高越陡,越陡越窄。真正经历了歌词中所述“山路十八弯”。实践团某位成员坐不住了,在车上喊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太可怕了!”无论兴致勃勃还是惊心动魄,二十分钟后,实践团终于乘车到了半山腰。放眼望去,绿树青山,苍山云海,好一片天宝山。正如习近平所言:“虽地处偏远,但风景这边独好!”
因山路狭窄陡峭,车辆无法再前行,实践团便从山半腰徒步攀登山顶。不知何时修建的柏油路让登山之行变得畅通,一条柏油路通山顶,沿途见证了天池水的清澈,品味了野味的清香,欣赏了城市不多见的蓝天白云,感受了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峰回路转,远远望见一个半山腰的小山村,朴素素的出现在眼前,那里已无住户,满壁石头,无声诉说着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今日不忘昨日之艰。沿着陡峭的山路气喘吁吁地向上攀登,路的两旁是悬崖峭壁,越来越近,原来这就是九间棚旧址。九间棚的简陋与古朴映入眼帘。原来山的深处还有这么一个炊烟之所。峰峦重叠,很难想象昨日之九间棚人是如何生存下去的。传统的石磨工具,狭窄低矮的几间土胚房,见证了九间棚人世世代代的生活。
沿着羊肠小路,实践团走到了红色教育基地。听取关于九间棚村人的艰辛历程。几十年前的九间棚其村旧址为天然形成的山洞与砌墙合围的石棚,路水电都是在奢侈不过的事情,多少辛酸不为人知。九间棚村四面悬崖峭壁,一条羊肠小道通山下,但九间棚人民不畏艰辛,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九间棚村村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男女老少齐上阵,与命运顽强抗争,向天地宣战。
看完纪录片后,只有珍惜和学习二字闪现在脑海。珍惜当下幸福生活。我们不用像九间棚人一般为了生活要走好多崎岖的山路,为了活着留下无尽的汗水和泪水,一边为自己的出身不在这个恶劣环境下而庆幸,一边为生活在这个恶劣环境下的人们而叹息。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为出身抗争,这便是应该学习的九间棚精神,不畏苦难的“靠山吃山”精神,最终成为“九间棚人”力量的源泉。水滴石穿,有志者事竟成。九间棚人凭借着不服输的精神和顽强的魄力,终于像全世界的世人证明历尽山河,觉得人间值得。
一边是食不果腹的石棚日子,一边是整整齐齐安居乐业的民居,艰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但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种精神星火相传,一条血脉源远流长。九间棚的精神结晶便是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看完纪录片后,有的实践团成员眼里闪烁着晶晶泪光,这是对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的钦佩,这是对不向命运妥协的魄力的赞扬,更是对九间棚人的同情。
凡此种种,多少辛酸,多少艰难,都成过往,只能被铭记,不能被忘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66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