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匠心传承,苏味记忆”实践团队于2019年7月10日参观苏帮菜博物馆,团队成员从一件件古老的文物中感受来自历史尘埃中的生活气息,从一器一具中了解苏州地域饮食文化,从一字一句中感悟以食养身的古老智慧。
苏帮菜博物馆位于南园宾馆内,于2018年10月1日开放,它依托南园宾馆现有的资源,设计规划为六个主题:吴灶文化、运河飘香、太湖食材、江海味道、苏帮菜馆、苏州名厨,致力于推动文化、旅游、餐饮的线上线下融合。苏州饮食文化与大运河饮食文化一脉相承,苏帮菜博物馆的筹建是与中国大运河饮食文化博物馆的筹建同步进行的,这里同样是了解中国大运河饮食文化的重要场所。
江河湖海,地道食材
苏州,北依长江,东临大海,西抱太湖,南襟湖嘉,汇集江河湖海,加之其良好的地形条件,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蘇”述说着吴地饮食文明的遗产基因,草字头如荷花之叶,鱼又似“太湖鱼美”,禾则是稻香芬芳。良好的自然条件提供了众多丰富的食材,为苏帮菜的独特味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博物馆首先从苏州草鞋山稻米文明和太湖三山岛渔猎文明开始,通过所遴选的大运河饮食文化见证物讲述苏州饮食文化故事。各式饮食用具,或粗犷豪气,或精美秀丽,有的来自清贫布衣的灶上,有的来自豪宅深闺的精美餐盒;有上至远古的陶杯陶碗,也有近至明清经常出现的青花纹盘,涵盖餐食茶饮。馆内呈现的第一件展品是一个彩绘茧形壶,口小壶型较大,是古代的盛水器具。尽管壶表面布满了尘土,但也难以掩盖其表面色彩分明的花纹。同样引起团队成员好奇的是一件类似凉席的文物,其为吞谷竹节,是旧时粮仓屯谷用具,可用于室内屯粮,户外屯粮须加盖相应大小的竹篾编的大斗篷。其中对比最鲜明就是作量器的双脐木斗和作饮具的彩釉执壶,二者同场而列恰似苏帮菜广博的食材取用以及精细的制作之道的和谐统一。暖黄的灯光下,馆中藏品都显示出一种沉默雍容的气度,就像是苏帮菜千年时光的积淀尽在其中。
时令本味,清淡雅致
美食家陆文夫曾说:“苏州的菜肴是有特色的,它的特色在于能把吴中的山川毓秀、人文精华融合在内。饮食是一种文化,它一定和当地的风土民情密不可分。一桌苏州菜宴席,使人联想到园林中的艺术盆景。从做工的精细来看,又使人想到了苏州的刺绣,想到了精雕细刻的工艺品。”苏帮菜讲究新鲜,讲究精致,这与苏州的文化息息相关。
馆内墙上的时令与饮食的介绍图突出地体现了苏州饮食文化中的“不时不食”的特点,时令食材讲究应季新鲜,也是众多“老苏州”所一直追求的。春季里,“最是鳜鱼肥”,“老苏州”们都要去尝尝那条会叫的鱼,“明前一粒螺,赛过一只鹅,小暑的黄鳝赛过参”,“秋风起,蟹脚痒,挠得心底直痒痒”,冬雪中最为想念的是那块美味的酱方。追赶着时节,每个季节的鲜味都不能错过。
在苏帮菜发展的历史中,每一件器具、每一种做法取材,都承载了所处时代的饮食文化,与苏帮菜一起,承袭至今,供人欣赏阅览。此次苏帮菜博物馆之行,成员们在欣赏了馆中陈列的各式展品与苏帮菜的发展过程之后都觉得获益匪浅,也对于苏帮菜跨越千年、传承至今的辉煌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这种历经千年却越发盎然的饮食文化愈加喜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71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