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影响深远广泛,历久不衰,家喻户晓。它具有对彝族火崇拜的文化意蕴,反映了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具有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节的社会教育功能,也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究彝族优秀传统文化,西南石油大学民族文化协会和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民族事务部同学在彝族同学的热情招待下来到洛古坡乡以“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传承经典民族记忆”为主题参加了2019年度持续三天(2019.7.26——2019.7.28)的火把节,感受彝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与彝族同学探究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现状与方法。
7月26日我们来到西昌,去到彝族特色餐馆体验了彝族特色美食坨坨肉、圆根酸菜汤、腊肉香肠和洋芋坨坨等特色美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饮食的历史几乎与中国的文明史一样长,在充饥果腹之外,人们赋予了饮食更多的文化意味,即今天每每被提及的所谓“食文化”。少数民族特色美食更是本民族文化的载体,坨坨肉是彝族人逢年过节及招待贵客的招牌菜,其肉块硕大,一般呈正方形,故称“坨坨肉”,入口化渣,肥而不腻,口感细嫩,充分体现了彝族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放性情。腊肉香肠和酸菜汤更体现彝族同胞在艰苦历史地理环境下的生存之道。一食一文化,食的更是食物背后的文化与故事。
7月27日我们来到洛谷坡乡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彝族盛典“火把节”,在激情共舞中体会彝族文化和彝族风情,了解到“火把节”不仅是驱邪祈福的日子,也是荟萃彝族文化的精华,维系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的盛会。同时“火把节”更是带动了凉山自治州文化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它是彝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它无疑成了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资源,以民族文化为内涵,旅游业为依托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弘扬了彝族文化,传承了彝族经典记忆。
7月28日我们来到彝族同学的家乡凉山州盐源乡黄草镇王家坝村,听彝族老一辈人讲述过去的火把节和生活,并询问了彝族文化传承的现状,感叹民族大融合的今天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刻不容缓,更需要我们新青年为之努力。
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经典民族记忆。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有教育功能,更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为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过程。
基金项目:西南石油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资助项目“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传承经典民族记忆”(WH2019Y104)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72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