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5日上午,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赴杨凌科技金融调研队在教授杜君楠和带队老师孙权的带领下,在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区——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开始调研。此次关于金融支持对农业技术扩散影响的调研,以杨凌区作为农村的代表探究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扩散的实际情况。
经过90分钟的车程,队伍到达目的地。在简单的休整之后,队员们开始分配提前为务农人员购买的慰问品。在与预先交流过的毕公村主任进行会面和简单沟通之后,队友自行组队开始分散进行调研。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夏日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炙烤着大地,知了在树上不停的叫着,神气十足的喇叭花,现在却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即使是炎热的夏日,也少不了村中孩子们的嬉戏和玩耍,你追我赶,好一幅快活的乡村景。简单熟悉了毕公村的情况后,调研员迅速地展开调查,为了沟通方便,每个小队都有一名地道的陕西人,每位队员都进行了摄影培训,以达更好的摄影效果。简短有力、通俗易懂的询问,使得问卷出奇的顺利,在完成调研工作的同时不忘抽出几分钟同老人聊聊天,同孩童游戏,询问当期农户使用农业技术贷款存在的问题,并在当日调研结束后将其反应给村委会。
调研了解到,毕公村共有四个队,其中1队大部分村民将土地承包给了合作社,每年每亩地能得到800元的分红。2、3、4队村民还是以自己种植为主。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为猕猴桃,还会种一部分小麦、玉米等粮食供自己家里吃。部分农民的猕猴桃都用了新品种,但种植方式还是以传统技术为主。未采用新的种植技术的原因是新技术的投资成本太高,而近两年猕猴桃遭遇了霜冻收成并不好,因此不敢投资。村民希望农业保险可以快快普及,为地里的作物投保。以避免真正遭灾时一点收成都没有的局面。
毕公村是在我队几天调研中,环境最好,村民普通话程度最高,村中设施最全面的村落。依照杨凌区政府和村委会,毕公村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业,毕公村内的马援祠堂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祠堂内供奉着马援、马融、马超三位著名历史人物。截至目前村子已经完成了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完成8条道路的硬化。还建有休闲广场供村民们平日里休闲娱乐。
虽有炎炎烈日,但队员们还是如期完成任务。一日的走访、调研,调研队员们对毕公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状况都有了基本的了解。毕公村作为杨凌区五泉镇最大的农村,走在了创建美丽乡村的前沿。西农学子走进美丽乡村,用自己的热情去了解乡村,用奉献的精神去探索美丽乡村的建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79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