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变废为宝,点“虫”成金 ——昆虫农场如何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来源: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作者:祝婉璐 阮诗婷

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浙江省十大民生实事中,“垃圾分类”成了政府最关心的一件事。都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那么如何“带垃圾回家”,真正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了当下最时兴的热点。为详细了解当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闭环”运作的创新解决方案,浙江大学赴余杭区农业农村局社会实践团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

7月27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在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张志剑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崇贤街道龙旋村的谷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昆虫农场如何通过养殖黑水虻“变废为宝”的过程。

▲张教授向实践团介绍农场生态循环产业

“昆虫农场”的一头是垃圾,另一头则是资源。在农场里,经过分类后的厨余垃圾会被统一运送到预处理车间,这些厨余垃圾经过粉碎和腐熟预处理,被制作成腐殖化虫粉砂,成为黑水虻的“口粮”。而黑水虻幼虫及其排泄物是各类饲料蛋白的理想原料,不仅可以供应给生态甲鱼养殖场、水产、宠物等行业,虫体还能提取多糖、壳聚糖等抗癌物质,用于食品、保健品及生物制药领域,而虫粪有机肥则是发展有机、绿色农业的理想肥料。据了解,目前10吨餐厨垃圾可以养殖1.2吨黑水虻幼虫,同时产生2吨虫粪有机肥。

▲黑水虻鲜虫

▲喂食农场中养殖的畜禽、鱼类等

从厨余垃圾到高质量昆虫蛋白及虻粪有机肥,黑水虻养殖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指明了新的方向。沿着这条产业链向上游走去,我们来到了昆虫农场厨余垃圾的主要供应源之一,位于崇贤街道的龙旋村,详细了解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情况。

到达龙旋村,实践团成员被整洁、干净、卫生的乡村面貌狠狠“惊艳”了一把,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也从纸上的文字变得真实鲜活起来。在龙旋村,我们走访了7户人家,采访人次达20+,采访对象年龄阶段包含老人、青年人、孩童,身份方面跨越普通村民、小卖铺老板和垃圾分类片区小组负责人等等。据了解,龙旋村自2016年起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经过数年推广,已经基本实现“垃圾不落地”。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将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分开来,并在固定时间段统一进行投放处理。我们到达的时间正碰上村民集中处理厨余垃圾,热心的小组负责人莫阿姨告诉我们,现在的垃圾分类也与时俱进地和高科技结合起来,每家农户门口都张贴有二维码,便于收集员通过扫描二维码对分类垃圾进行检查和评分。

▲小队成员采访情景

▲村民统一清倒厨余垃圾

▲每家每户门口的二维码

尽管天气炎热,但实践团成员在调研过程中也算是收获颇丰,实地了解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设成果。都说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升乡风文明的必要条件,相信在源头上做好垃圾分类,再辅之以不断发展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一定能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85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声系民族,语通未来——“民族之声”调研团云南线下调

在祖国的壮丽山河中,云南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元的民族分布,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重要阵地。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怀着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威海)“民族之声”调研团内蒙古实践纪实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教育公平和实现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少数民族……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山东大学“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纪实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欢声笑语筑梦,小小课堂趣味多
7月,广东医科大学红土情志愿服务队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客路村开展下乡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更加有意义的假期,让孩子们的生活增添新的色彩,服务队开展爱心支教活动,通过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了欢声笑语…
观能源发展 回望70年祖国复兴之路
2019年新中国迎来70年华诞,又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我们组成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赴辽宁省大连市实践队,以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的能源话题作为切入点,关注了解祖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
收尾的调研工作
收尾的调研工作7月21日,今天是我们飞跃实践队来到治疗小学进行支教的第7天,今天早上我们调研组在完成了外出走访的收尾工作之后,我们就去了曲街村。那里的村民十分热情,在填完调研问卷之后,他们还会主动…
筑梦进行中
为期十五天的“情满人间,筑梦袁庄”关爱特殊人群红色扶贫调研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我们在烈日中迎来了大学生涯的第一个暑假,我们以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开启这个暑假,也是对我们大一这一年最好的告…
筑梦袁庄
为期十五天的“情满人间,筑梦袁庄”关爱特殊人群红色扶贫调研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我们在烈日中迎来了大学生涯的第一个暑假,我们以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开启这个暑假,也是对我们大一这一年最好的告…
拥抱新时代,弘扬中国梦
拥抱新时代,弘扬中国梦——许昌学院“爱撒乡间,筑梦未来”赴许昌市陈曹乡伍连村支教社会实践队庆祝祖国七十周年诞辰从1949年到2019年,弹指之间,新中国将迎来它的第70个年头。为了增强孩子们的爱国意识,伍…
广东医学子:雷州市客路村支教活动
为了让客路村孩子们能够接受更为优质的文化资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努力学习,7月9日,广东医科大学红土情三下乡服务队的队员来到客路村,给当地的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而有…
探寻红色文化,探究传播轨迹
【我的三下乡】7月30日,山东科技大学大学矿业学院的红心燃梦实践团队在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的安排下在展开基层实践调研活动。沿着去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道路,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桐木岭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暑期时光学书法,课堂飘满墨香味!
7月30日,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临沂支教队书法课顺利举行,本次课程由李秋颖老师教授,旨在带领同学们感受汉字的魅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李秋…
广东医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铸梦想
图为孩子们在学习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手语操。为让孩子树立正确观念,健康快乐地成长,广东医科大学红土情志愿服务队在雷州市客路镇客路村开展了以“爱心承载希望,支教铸就梦想”为主题的义教活动。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