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0日至30日,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转身遇见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开展了他们的调研活动。与一般的团队集体开展实践不同的是,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怀揣着“一家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心情,奔赴各自家乡针对生态破坏及再修复问题开展实地调研,期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真正了解生态破坏问题久攻不破的原由并实施力所能及的帮助。
调研范围覆盖浙江、贵州、江苏、河南、山东、山西、甘肃和黑龙江等近十个省市。通过问卷调查,他们得以了解到当地居民对于生态问题究竟是什么态度,在水资源污染问题上,46%以上的受调查者表现出对于水资源的了解仅流于表面,见到有破坏水资源现象发生的时候选择视而不见,65%的人对于保护水资源宣传偶尔知晓,对于国家水资源现状略知一二,36%的人认为居住地水资源污染严重而当地政府采取的保护措施真正有效的只有39.66%。
而在空气污染方面,认为中国现阶段污染严重,需要重视的占53.6%,认为空气污染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的占90.4%,人们重视空气污染,63.8%的受访者甚至日常交谈中也会偶尔涉及空气污染状况。
政府宣传不到位,污染造成原因复杂,治理难度随着资金成本的上升与可行性的降低而日益增加。“如何宣传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反思”不失为政府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希望宣传不要仅仅只是刷在墙上的图文,或者宣传单上的口号,一个好的宣传,应该能激起人们的独立思考,我很喜欢柴静的《穹顶之下》,她让我真正从个人角度主动思考了关于雾霾污染的问题,如果宣传是这种形式,可能更加容易接受吧。”一位旁听了该队队员开展的水资源宣传讲座的受访者笑着说到。
在垃圾状况调查中,他们采访到了浙江省杭州市清泰门社区城管工作人员,该社区自去年开始较早使用了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并推广到了整个辖区。“我们主要通过宣传和引导来开展垃圾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的阻碍主要是三点,社会垃圾分类的氛围,宣传力度,垃圾分类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说到这里,他的神情有些无奈,“不少居民跟我们反映说垃圾分类之后不知道该投到哪个桶,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分类的垃圾桶可以投,还有一些人对于垃圾分类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反正最后垃圾车都没有实行垃圾分类,自己也没有必要分,这是一种误解,垃圾车在装运垃圾时是会分类装载的。”
目前大部分省市的社区中存在的垃圾桶主要是两种,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但事实上就连这么简单的分类都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做,更多的是见到哪个垃圾桶空,就把垃圾袋随意丢入其中,在垃圾分类问题上,积分制可以有效鼓励年纪较大者实行垃圾分类,而对于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年纪轻的人则表现出其更易接受新知识的优越性。总体来说,垃圾分类,还是重在培养出人们的分类习惯,有了这种习惯,垃圾分类就像吃饭喝水一般自然频繁,垃圾处理的方式就能更加多样化,从而减轻由垃圾过量填埋导致的土地污染问题和过多垃圾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86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