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6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雨污管网排查社会实践团队在环工楼712召开了一场实践技术交流会,旨在通过分享经验、解决问题的形式提高实践团成员们的排查质量和效率。本次实践交流会有幸邀请到给排水教研室的袁宏林教授、杨垒老师、贺张伟老师以及西安市市政城区养护管理公司与陕西中科非开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为同学们进行答疑。
会议伊始,袁宏林教授对西安市市政城区养护管理公司与陕西中科非开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来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表示欢迎,并肯定了同学们这几天的辛苦工作。为节省时间,各排查小组按照顺序进行了简要汇报,分享其在实践中的创新测量手段,对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一一提出来。各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水深、是否混接等提出了新的方法,具体包括“标尺”的制作、气候辅助判断是否混接、误差的缩小几个方面。
对于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则成为交流会的重点。积水过深、淤泥堆积、偏心井等目前无法准确测量的问题;未能找到规划图中的井盖,或者其他与图不符的现象;在大转盘和十字口的交通问题、流向问题;以及商铺占道、停车道、工厂、村庄等有碍和判断记录的现象。同学们的问题具体到哪一个路段哪一口井,在描述不清时便直接画图或提供照片示意。
尽管提出的问题各式各样,各位老师与工作人员还是对每个小组的问题都进行了详细解答。西安市市政城区养护管理公司的郑总表示,为支持同学们的热情,他们公司愿意提供强光灯、自拍杆、管道机器人等工具来帮助实践团完成排查。但同时郑总也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按实记录;抛开图纸、抛开其他干扰因素,提高准确性;记录好各类病害情况,以便提高后期复查的效率。此外,各组还应把控好排查节奏。
最后则是同学们和老师进行自由讨论环节。一方面对同学们还未理解的地方进行进一步交流,结合实地照片及地图进行细致的讲解;另一方面在答疑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如何准确的判断预埋管、废弃井、沉泥井等。
在答疑结束之际,郑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她肯定了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很不错,责任意识较强,“有问题,特别好,最怕测了两天还没有问题。”随后向同学们提出了两点寄托:一是安全第一,千万不要大意,并且提出了海因里希事故概率法“300:29:1”来警示大家;二是一定要确保数据准确性,对数据负责,让问题在各组内有始有终。最后,郑总还向同学们做出承诺,他们会好好梳理并解决同学们遇到的问题,并在下周到现场和同学们一起处理,给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
技术交流一方面可以互相交流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实践团成员解决排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切实践行“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理念。部分同学表示非常喜欢这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不仅在实践工作中学到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还在实践工作中锻炼了自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86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