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习俗——送手绢,象征忠贞的爱情
我们西安理工大学非遗调查小组在调研土织布过程中,了解到了其中牵引出的一段爱情佳话,更有延续至今的习俗——送手绢。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作为人生的一大喜事,新人们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浪漫的婚礼,从婚房到嫁妆,从婚车到酒席,从摄像到仪式,都会颇花一番心思。然而,在追求时尚品质的今天,武功县还流传着一种简单却又不失浪漫的风俗——送手绢。结婚这一天,娘家要准备数百个手帕,送给吃筵席的众亲友,寓意着男女双方对婚事忠贞不渝。

千百年来,“手绢相赠”已成为武功婚俗中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而究其文化根源,则与苏蕙织锦回文璇玑图有关。相传武功苏坊有一个名叫苏蕙的女子,是陈留县令苏道质的三姑娘。苏蕙自幼容貌秀丽,聪颖过人,吟诗绘画,织锦刺绣,家乡苏坊村及武功乡亲将她的聪明才智传为神话。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苏蕙与父亲去法门寺逛庙会,遇到如意郎君窦滔,窦滔能骑善战,武艺高强,婚后夫妻十分恩爱。但好景不长,窦滔从军后,某次借故违背苻坚派他攻打晋国的命令,苻坚一怒之下将其发配到流沙(今甘肃敦煌一带)。窦滔走后,苏蕙思夫心切,每日写诗抒怀,年复一年,竟写诗七千九百多首。
公元375年,苻坚为了借助窦滔才略,便又起用他为安南将军,镇守襄阳。赴任时,窦滔带走了在敦煌流放时认识的一位歌女赵阳台。苏蕙知晓后,宁愿留在家中侍奉年迈的婆婆。为表达坚贞的挚爱与分离后的悲痛,于是用五彩丝线织成诗文,长宽8寸,共841个字,不论上下、左右、巡回诵读,皆成诗篇,其诗句节奏明快、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情真意切、如怨如诉。伤感处催人泪下,愉悦处涕破笑来,真可谓妙手天成。这就是流传千古,被称为天下第一奇文的《回文璇玑图》。窦滔感于苏蕙深情,便将宠妾送回扶风家中,与苏蕙和好如初。

苏蕙的织锦回文对后世影响极大,由织锦回文璇玑图起源的小手绢更被作为爱情的象征,引发了民间送手绢风俗,武功乃至关中至今保留着结婚当日送手帕的民间风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88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