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河潋滟里,学研初有成
在剑桥的第三天,和煦的晨阳一扫前日细雨的阴霾,沐浴在阳光下的剑桥似裹上一层鎏金,照得我们心生惬意,也让我们对今天的日程安排有了更多的期待。
充实的一天从干货满满的课程开始。Rupert Brown教授为我们授课。Rupert Brown教授作为雅思考试的考官,对于英语的学习、文献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独到的见解。
课上,教授首先教给我们通过阅读文献提升英语词汇量的方法。在此之前,一篇文献在我面前,我往往习惯于通篇细读,并纠结于生僻的专业单词。仅是涉猎文章,也要花费不少功夫。而在今天,教授明确告诉我们,不必过分关注一些生僻或者专业的词汇,那些常出现的表达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文献中高频率出现的词组,不仅让我们今后的词语运用更加地道,也能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学术表达方法。除此之外,Rupert Brown教授摘录了学生文章中的小错误,让我们自行发现问题并改正。也简单说明了撰文中用词的考虑,既不可过于绝对使其缺乏科学的严谨性,也不能过分保守而让句子显得赘余。教授的健谈和幽默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趣味,也让我们在与教授的互动中收获颇丰。
课程学习之余,实践工作也按照计划稳步推进。针对英国大学生的健康生活问卷已制作完成,问卷从健康生活的多角度出发,涉及膳食结构,锻炼频率,睡眠状况,社会心理和医疗体系评价,旨在调研英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健康习惯。
纸上谈兵固然容易,做出的问卷能够收获结果才是关键。虽然问卷完成之后大家一度踌躇满志,但在出发之前想到自己需要第一次用非母语与国外的学生交流仍不免会有不安和紧张。重洋之外,本就在心底少了那么一点安全感,加之语言的隔阂,使得第一道槛就不那么容易被跨越。大家表面上调侃自身英语功底的不扎实,但在调侃的背后,总是能捕捉到眼角一闪而过的退缩和怯意。另一方面,英国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又是我们好奇的领域,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中英大学生生活习惯的差别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阶段中国健康教育的质量,也能粗略评估中国学生所处的健康水平,为今后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提供指导性的依据。一想到此,我们又有心潮澎湃的冲动,隐隐之中可感受到胸口奔腾着的一腔热血。
紧张与好奇的博弈之中,好奇心成为我们跨出第一步的最大动力。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第一次尝试。
校园中,一位步履稍缓的同学成为了我们的第一个目标。不出意料,首次开口难免有些费劲,但这位同学的微笑和耐心让我们在紧张中感受到他的友善,焦虑的情绪渐渐舒解,语言的表达也变得流利起来。在双方的相互交流和倾听中,我们成功表明了调研的目的,也如愿发出了第一份问卷。那一刻,除了反复的“thank you”,竟想不到其他的词语来表达我们的谢意和感动。熠熠阳光之下,蓝眼睛和黑眼睛里,跳动着善的光芒。
当然,好运气也不是一直眷顾着我们,失败比成功的概率大得多,但也正是在多次的拒绝中,我们逐渐能够用最精炼的语言表明我们的意图,语气之中也慢慢有了自信。经验的积累让问卷的发放变得顺利起来,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停下自己的脚步,在我们的问卷上付出时间,认真作答,甚至在完成问卷之后与我们队内的成员进行简短的闲谈,更在我们心中激荡起一股暖流。作为回应,我们也送出提前准备好的浙大书签和明信片,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收获一份友谊。
看着收集到的一份又一份的问卷,我们又对健康中国的调研充满了信心。相信之后几天的社会实践,我们的计划亦能够顺利开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1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