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7月31日电(通讯员 宋良田)7月8日,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精准爱”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下乡回访实践活动。
此次下乡,“精准·爱”暑期社会实践小队细分为三只小分队,分别前往十堰市房县、郧西县和郧县三个地方深入调查。首先在当地各个政府以及县医院了解关于当地常见病、当地医保政策精准扶贫相关内容,回访往年建立医疗检测卡的家庭是此次实践活动的重点,关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特殊贫困家庭近年来家庭情况变化,采访调查去年社会帮扶情况,更新医疗救治经过,结合专业知识多宣传多讲解,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多宣传预防康复知识,减少特殊贫困家庭的负担。最后在贫困县内做一部分问卷调查,发放给不同年龄、层次、性别及文化程度的村民,作理论上统计。
图为前往郧西县观音镇的小分队在第一天活动结束后的合照 通讯员 宋豁然 摄
7月8日早上,小组20个人前往郧西县做社会实践回访调查。三个多小时的车程颠簸才能到目的地,越是深入,道路情况越差,从柏油路变成了泥泞路,交通不便以及偏远是它给我的第一印象。确实,湖北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汉江中上游北岸,是一个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地扼秦楚要冲,素称“秦之咽喉,楚之门户”战略要地,在2001年,就已列入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
听村民说,早些年前,村里基本上一无所有百废待兴,生活条件糟糕,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在我们到达观音村时,村里的整体情况要比我们想象的好得多,放眼望去,入眼所及并非盈眶的破旧平房,而是错落有致的小楼房。在临近马路边,还建有一个米高龙鞋厂,在那里就职的多数都是观音镇的人。深入大山在一个山沟里有一处坐落着一个小村子,村口一位老大娘上前询问我们的来意,得知我们是来做精准扶贫情况的调查,她笑着带着些许自嘲意味和一旁的人说“来我们这么穷的地方做调查”。可见,在观音村,绝大部分人家的生活条件在政府部门的精准扶贫政策下已经有了很好的转变,但仍有一部分村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
小队回访的第一户建立医疗检测卡的家庭是伍吉嫦老人家。我们在那一片楼房旁边的小角落里找到了她,第一眼看到那个房子,我不相信里面还会有人住,因为下雨的原因,那一片路很是泥泞,房子外面长满了许多杂草。我们进去时,老人正在吃饭,一碗面和一小些青菜便是她的午饭。她看见我们后,便连忙放下手中的饭来热情的招呼我们。
图为小队成员在伍吉嫦老人家进行回访,和老人家聊天 通讯员 全晓芳 摄
老奶奶80岁了,家里就她一人,老伴去年离开她的,三个女儿在县城里打拼,儿子在广州军区当兵,一家人很难聚在一起,老人的身体不是很好,据了解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晚上的睡眠质量也很差。但是她还是很感谢政府的帮助,在医保报销的问题上面说道,前一段时间因为高血压在县里医院住了12天医院,但是仅仅花费了600多元钱,医保给报销了很多,减轻了他们家的经济负担。老人和我们聊得很开心,可能再也没有人很好和她聊过天了,她还记得小队去年前年都来看望过她。
在我们走时,老人一直站在门口给我们招手,迟迟不肯离去,她的笑容是我们在她身上看到最大的幸福。
随后,小分队前往廣新菊老人家,她和老伴王光意都是精准扶贫户。他们家的情况明显好了许多,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已经住进了楼房,但是房间布置任然很是简单。
老人说:“国家的扶贫政策太好了,不然我们怎么可能住上楼房呢。”
图为小队成员在为王光意量血压 通讯员全晓芳 摄
精准为爱,医疗扶贫,在这个平静的小村庄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你不去了解,永远不知道有些地方有多贫穷,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微乎其微,尽团队所能长期帮扶,不求把面做大,只求解决一家一户的贫困问题,不断改变,不断深入。
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看见了在精准扶贫政策下人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我看见了大部分人民在国家的帮助下逐渐脱贫,努力奔向小康社会的心意;我还看见了政府部门在为人民服务时的实事求是和不辞辛劳工作态度;我还发现了社会实践队伍中队员的满满热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此次实践活动为响应国家号召,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联合有关部门帮助贫困家庭得到国家的帮助,使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深入人心,从一定程度上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1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