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高楼平地起”,近年来医养结合的发展如鱼得水,再加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让这种新型养老模式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话题,“医养结合”政策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医养结合的发展同时带动养老产业的经济、社会双层效益,不仅仅是让老人有老可养,更要让老人和子女们有心可安。故而大事之成离不了深思熟虑,想要将这条路越走越宽,仍需要各方思考前行。
首当其冲的是医院与养老院两方定位问题。实践队事先了解到,烟台本地主流养老模式以“医疗”、“养老”二元素不同占比结合为主,这就要考虑的两方定位问题,怎样的程度算是“养”呢?例如长期护理是不少养老院所具备的重要资质,但与医院结合后是否医院可以接过养老院的部分任务,相反而言,医院管理“大、老、难”病症必然会面临床位紧张、治疗瓶颈等问题,是否有照料中心能参与其中,负责老人病情不稳定期间的照料?各方明确在“医养结合”中所“结合”的,这样的大前提下,未来老人及亲属将很大程度上避免各方推脱责任的“踢皮球”问题。
这方面九久实践队曾向烟台市内较早采用医养结合模式凤凰台医院提出疑问,鉴于其采用的模式为“大医疗,小养老”,同时针对该医院的发展瓶颈和规划,实践队采访了杨院长和负责医养区的姜主任。他们提出,当下的医养结合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拥有雏形,正是因为当时责任不明确、问题频发而又无具体政策保护,才会侃侃作废,在当下政策和规定落实的背景下,各地最重要的是考虑当地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例如凤凰台医院内部有一照料中心,利用“大医疗小养老”模式;而御花园老年公寓周围无大型医院,但离医科类大学较近,故在内部有一该校附属医院,采用“大养老小医疗”会更符合情况。
其次是受众对医养结合的定位,根据实践队的调查问卷结果,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针对各主流养老方式有不同的考虑方面,老年人以子女负担为主要考虑元素,青年人将服务水平、周边环境情况作为考虑点,而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为理想养老模式的比率不高,这不仅仅是说明医养结合仍是朝阳阶段,也能说明当下人们的观念仍偏向居家和养老院两种固定模式,只有受众对新资源、新模式、新政策的定位有标准了,看到医养结合新的模式青出于蓝胜于蓝,医养结合的宣传和发展也将开辟成一条大道,未来发展也将明了。
医养结合仍处于朝阳时期,用“朝阳”映“夕阳”更红,是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方向,实践队也将与众人一起,助力新医养,向未来出发。
论文+烟台大学“九久”实践队
席欣然 17860396786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3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