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大学子三下乡:践行垃圾分类,传播低碳理念

来源:重庆大学 作者:雪落的声音

一个城市发展的好坏,不仅要看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也逐渐成为构建和谐美丽中国的一个衡量标准。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更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7月19日至7月23日,重庆大学“走近生态”社会实践团在泉州市多个乡镇、社区、公园等地开展以“践行垃圾分类,传播低碳理念”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调研活动,努力打好新时代的“绿水蓝天保卫战”。

一路走来一路讲,环保理念传四方

7月19日,实践团四名队员冒着炎炎夏日从重庆出发,前往福建省泉州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但在旅途中,同学们一个个也都没有闲着,将垃圾分类的理念及相关知识不断地传播给路上的行人们。

候车里,实践团成员将提前制作好的宣传知识手册分发给候车区域的人们,当问及对于垃圾分类的看法,很多路人看完宣传册后都表示能够支持实施垃圾分类的政策,但是希望做好相关配套设施,比如配备好相应的分类垃圾桶。其中一位在重庆上学的泉州大学生表示,相比重庆,泉州的垃圾分类工作较为欠缺,在重庆已经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以“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为分类的垃圾桶,且大家对垃圾分类的关心度很高,但在泉州,大家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并且垃圾分类工作完成度较低。

在火车上,实践团成员采访时发现,也有部分旅客对于垃圾分类有其他看法,比如将垃圾一样一样分类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会耽误自己的时间,如果没有硬性要求,自己可能不会这么做。也有人认为,新政策对垃圾的分类太复杂了,自己常常会分错,不如就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分的明白。

来自实践团2017级会计学(ACCA)专业的郝小喻同学认为,新的分类方法刚刚相比原来的两种分类明显更加科学,而且目前针对垃圾分类也将会有更多的技术支持比如智能分类app、智能识别垃圾桶等等将会应运而生,而且随着全国垃圾分类政策的普及以及人民意识的长期培养,相信国内的垃圾处理将会越来越科学有序。

一步一步寻现状,一言一语普知识

7月20日,刚刚抵达泉州市惠安县的实践团同学们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实践活动,今天的任务是到县大红埔五洲家居广场和惠安县滨江国际进行垃圾分类的现状调研,采访当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看法,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并向他们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实践团成员首先找到了部分垃圾堆放点的位置,通过长时间观察能够发现很多垃圾堆放点都以“可回收”、“不可回收”为分类,且大多数居民能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但仍有一部分居民为了节省自身时间将两者混合后进行投放。

在此期间,实践团成员随机采访了几位前来倒垃圾的居民对于有关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及看法,居民们表示通过近期国家垃圾分类新政策的颁布,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的了解,且愿意进行垃圾分类,但仍有一部分居民表示垃圾分类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且对于环境保护只能是杯水车薪,不建议大规模推广垃圾分类。

对此,实践团耐心细致地为居民们先后讲解了关于垃圾分类重要性及如何将不同的垃圾进行分类,借助提前印发的宣传手册,每一位成员的都开始担当了“垃圾分类宣讲员”的角色,通过实践团全体成员一天的努力,共发出宣传册100余张,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200余人次。

虽然天气挺热的,而且有时候一些居民对我们的宣讲并不配合,觉得浪费时间,但是,我们仍会不断努力,能给一个人讲就讲一个人,这些知识将一直为成为他们今后的环保理念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自2017级工程造价专业的伊蓓蓓带着一天的疲惫激动的说道,“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话,我们的环保攻坚战一定会胜利,虽然通过宣讲的方式比较累,但是我们觉得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心一意汇经验,积极反馈提建议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惠安县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垃圾分类标准未更新,垃圾分类的标准仍为传统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这一点值得引起重视。并且,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也相对薄弱,虽然居民都对垃圾分类有一些了解,但对于新的分类方法尚不能接受,未能深入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并付诸行动。

对于此,实践团的成员与当地管委会积极联系,建议引用新型的垃圾分类标准并且加大宣传普及力度,更新为以“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为分类的垃圾制度,选用合适的垃圾桶并且在合适地方贴上对应的垃圾(如在“其他垃圾”的垃圾桶身上贴上“陶瓷”、“尘土”、“废弃卫生纸”、“一次性餐具”、“烟头”等标识,提醒大家正确投放。同时,实践团认为可以适当借助业主委员会密切联系业主的优势,会呼吁“生活垃圾分类,小区业主先行”,传播低碳环保理念,切实增强业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小区及家庭,向广大业主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介绍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传播绿色低碳风尚。

垃圾分类工作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关系到所有群众生活的大事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向当地居民传达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共建绿色中国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更好地促进了他们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当地环境做出了一份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4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助力乡村振兴,江农学子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1月8日,江西农业大学的一群学子深入飞剑潭乡,开展了一场以“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在行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活动期间……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大学生助力环境保护与志愿服务

为了响应社会责任,江西农业大学的志愿者团队在近期展开了一次以“环保与社区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选在了新建社区,旨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改善社区环境,并为社区老人……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走进社区,助力老年人生活‌

近日,安阳日报小记者中心组织了一次特别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和志愿服务,帮助社区内的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温暖夕阳,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近日,江西农业大学的学生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活动当天,学生们早早来到社区,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我校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展现青春担当

2025年2月,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一部分学生参与了社区志愿服……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社区,传递温暖与知识

清晨,阳光洒在同学们充满朝气的脸上,他们怀揣着热情和精心准备的各类物资与资料,踏入了社区。一进入社区,同学们就迅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行动。志愿服务小组的同学们首先来到了社区的……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孤寡老人,践行社会责任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走进社区,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期,团队成员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详细了解了孤寡老人的基本情况,并精心准备了慰……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环保行,青春在行动

为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和谐社区环境,我积极参与了社区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当天,同学们早早来到社区,分组展开行动。有的同学拿着垃圾袋和钳子,仔细捡拾路边、草坪的垃……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广师大蔚蓝知行团队赴河源龙川开展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活动:聚老干部之家,传承党员精神
导语: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和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不能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辉煌的社会事业。做好老干部工作,是实现党的干部队伍新老交替,推动干部人事…
滁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调研
为了更直观的观察新能源汽车的加工与制造,7月26日,滁州学院赴滁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实践小分队进行了一次关于汽车生产和制造的调研活动。首先我们来到了嘉远微车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所工厂,这里生产着各…
创意手工,“益”“艺”非凡——小水滴公益联盟临沂支教团首堂手工课
7月31日下午,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临沂支教团于常山庄社区进行第一堂手工课授课,十六名当地学生参与课程。为激发学生兴趣,贴近生活打开视野,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支教队手工课主讲老师张雪婷…
守夜和上课
2019年7月18日我们在吴川市芷撩小学的第5天晚上的守夜让我感觉还是可以的毕竟在没有什么比的过在守夜中一起聊聊人生谈谈理想的了顺带玩玩游戏的那种一晚很快去过去了早上6点准时上楼顶看日出等了许久还是不见太…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巢湖学院助力特色乡村建设实践调研团赴驷马村开展调研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深入推进,为使当代大学生历练自我、奉献自我,立足专业所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主题实践活动。巢湖学院组建“助力特色乡村建设实践调研团”于7月11日前往巢湖市柘皋镇驷马村开展产…
这批“特殊的”大学生追寻红色印记,倾听英雄的声音
近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寻访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此次寻访团队成员很特殊,他们全部来自学院2018年退伍返校大学生,也是学院“文明E支队”成员…
芷寮小学的三下乡
一次三下乡实践,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知识和体魄,更重要的,是考验我们的精神,考验我们有没有精打细算的周密,有没有临危不惧的冷静,有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有没有随机应变的果敢……今日是开课的第四日…
广师大蔚蓝知行团队赴河源龙川开展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活动:蔚蓝下乡先锋行,免疫科普创青
导语:为贯彻落实各基层团组织要引导学生利用暑假返乡机会,深入基层,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鼓励青年学生根据乡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确定调研方向,了解村民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习主席说过“调…
南师学子赴家乡调研非遗文化
7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非遗文化,青海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四位成员回到了他们熟悉的地方青海,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责任进行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在商定好事宜,…
广师大蔚蓝知行团队赴河源龙川开展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活动:蔚蓝家访路,情深暖童心
导语:为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精神,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