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文化相遇,与旅游结合,各自的优势得以交叉互补、渗透融合、形态创新,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苏州市西山金庭镇秉常村社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解,一如苏州大学“深根乡土,一心益农”实践团的想法。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当前,乡村的自身价值正在被激活,乡村的文化内核不断绽放,为进一步了解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助力乡村振兴,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深根乡土,一心益农”实践团于7月6日正式启航,探访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苏州的天气总是令人捉摸不透,时而阳光普照,时而暴雨横行,“深根乡土,一心益农”实践团怀揣着当代大学生的情怀走入西山金庭镇秉常村调研点展开了为期八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据悉,实践团成员每天从松涛街出发,历经3小时车程辗转来到美丽的西山——秉常村。到达秉常村后,实践团率先与当地社工取得了联系,并且与社工展开了一系列交谈,社工负责人十分热心地向队员们介绍了村里的情况,实践团对村里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参考,大体了解了秉常村现有资源,主要包括村庄现状、村民构成、民宿产业发展等方面。民风淳朴的秉常村自有其游览的价值,村民们依托山水景观、民房、水果搭建的西山——秉常“慢生活”吸引了不少游客,电商的引入更使秉常村农文旅产业得以融合发展。秉常村村委会是首批的江苏省电商示范村,依靠村里的几个小青年,借助苏州农干校现场教学基地,秉常村的电商发展得风生水起,“两微一抖半个头”也即微博、微信、抖音和今日头条随处可见秉常村的电商身影,实践团成员也特意在四大平台上进行相关搜索,确实发现秉常村电商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对于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村里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是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民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在社工的引荐下,队员们有幸与秉常村书记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访谈。访谈现场,书记向队员们详细地介绍了秉常村农文旅产业的产生构成、运行机制、发展现状、面临挑战等,而谈及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书记承载着对秉常村发展的美好期望,正在努力使秉常村充分发挥当地自然禀赋、农产特色、文化底蕴等独特优势,积极开发旅游观光、农(渔)家美食、民俗体验特色产业,将美丽的秉常乡村打造成广大群众亲近自然、健康生活、感悟乡愁的生动载体。
乡土结乡情,村民对于村庄的情况最有发言权,实践团成员们不断走入秉常村访谈当地村民,通过和当地村民的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村里生活的故事、听他们讲村庄的改变以及畅谈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给他们生活带来的转变,甚至有时还能聆听到阿婆唱的山歌。每一个人都有一连串的故事,这些好好坏坏的记忆都与秉常村这个村子有关,借着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深根乡土,一心益农”这个怀揣着梦想的实践团一点一点靠近着这个充满人情与发展机遇的村庄,去感受村子这些年来的变化,体味乡村“慢生活”。然而实践团成员却发现,这些“慢生活”几乎全靠村里55岁到66岁的中老年人经营,调研一路走过来,一个家庭搞农业的主劳力,都是大于55岁的人,留在村里低于55岁的人群逐步少了,这令实践团成员感到深深担忧,但他们表示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
“深根乡土,一心益农”实践团与紧邻太湖的西山秉常村结缘,八天时间从遇见到相识,识得一方水土,熟知一方民情,体味村民的不易。恰逢苏州典型的梅雨季,空气潮湿又闷热,但是“深根乡土,一心益农”团队的下乡热情并没有一丝减少,反而继续探索乡村振兴正确可行性方案。实践团成员与自己所学的理论性知识进行相应的融合与归纳总结,承担作为青年学生所应该承担的使命,不断探索解决乡村振兴重重难题的方法,一如实践团的名称,一心益农,永远在路上。这一路无论艳阳高照,还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都算是为实践团调研的路途增添了些许趣味,以风雨为驱动力,实践道路不停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6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