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电(通讯员 林雪珂)在十九大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召的背景下。近日,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晋江市围头村暑期实践队的一行人走进当地敬老院、民间社团,感悟围头村特有的文化魅力。
在晋江金井镇围头村委会附近,一幢四层的红墙小楼里格外热闹。这里是幸福院,也就是当地的敬老院。“2007年,围头村委会新一届班子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敬老院这个为民办实事工程为首个突破点,在2008年7月10日,由村委会旧址改造而成的围头敬老院就此诞生了。”围头村党支部书记洪水平为实践队成员介绍幸福院的由来,十几来,围头村坚持发扬敬老助困的传统优良美德,对特殊群体进行精准帮扶,激发村民的爱心意识,得到了海内外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如今,敬老院得以升级成“幸福院”。
村民向实践队成员介绍幸福院历史。陈锦钰 摄
围头幸福院院长吴秀梨,她将一生都投身于公益慈善之中,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曾是战地医疗兵,救死扶伤,之后二十年来当任围头村妇联主任。多年从事为人民服务事业的经历,无私奉献的精神已深深刻入她的血脉之中。说起幸福院,吴秀梨满是骄傲,“我们的幸福院是福建第一家敬老院,是全国的爱心社区。”
院长吴秀梨与实践队成员交谈。陈锦钰 摄
不仅如此,自2013年7月以来,无论刮风下雨,民兵们都坚持每天按时为老人上门送餐十几年来不曾停歇。这个由社会各界力量凝聚起来的敬老院,每年都吸引着各类团体机构前来帮忙。
在幸福村旁边的巷子里,每到周三,戏曲声声,这里是围头南音社。南音,又称“南曲”,泉州特有的民间文化,深受老人们的喜爱。2009年正式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伴随着婉转的南音,南音社社长洪荣启,向实践队成员介绍南音的历史,展示南音乐器及使用方法,实践队成员中一位来自闽南的同学甚至有模有样地和老人们学起南音来。
南音社老人教实践队成员唱南音。陈锦钰 摄
实践队成员参观南音乐器 陈锦钰 摄
在强调非遗保护的今天,围头村可谓走在前列,南音社社长华侨洪荣启,今年82岁,原本可以在外担任化学老师的他,在一次放射性实验中不小心伤到喉咙,无法继续科研,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在围头村委,当地村民,以及其他华侨等各界社会人士的协助下,成立了现在的南音社。从那以后南音社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南音文化得到了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在围头,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唱南音,南音已成为围头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围头村里,文化与乡村特色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围头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身作则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将社会多方主体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建幸福的围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8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