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觅恩施土家文化,感悟土家风情

来源:武汉东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苑伯宁

为了让实践者在调研过程中感受恩施土家族文化魅力,了解并记载土家族的风土人情,2019年7月6日,武汉东湖学院“筑行”实践队到达湖北恩施,并开展时长六天调研恩施土家族文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这次实践得到学院各位领导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恩施文化局的大力支持。

文化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东西,在今天就去前往恩施博物馆和女儿城探寻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名族文化。

恩施州博物馆地处湘、鄂、渝、黔四省结合部的恩施市凤凰山东麓,是湖北省唯一的地区级综合性少数民族博物馆。馆内《巴风土韵》陈列展出文物精品678件,包括“虎钮錞于”、“巴式编钟”、“土司印章”、“金凤冠”等珍贵文物。

当日上午九点,实践队队员步行到达恩施博物馆后,取完票完成,队员们成功进入博物馆。活动开始后,实践者们被队长分成了三个小组,各组负责不同的调研任务,对恩施历史文化进行调查并记录。

进入馆内,首先是从民俗篇和历史文物篇,现场获知,馆内“民族民俗篇”从土家族、苗族的吃、穿、住、用、行等方面,重点反映了恩施州各民族创造的丰富而又绚丽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历史文物篇“则重点从”建始直立人“、清江流域的巴文化到鄂西南地区元、明、清土司文化和奇特的葬崖文化中,展示恩施这片神奇土地上人类形成、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

在次看见的是许多英雄的雕像,和一些战争的场景,在石碑上记载了英雄的生前事迹以及对百姓们的奉献。怀着对英雄们的敬佩之情,队员们继续前往。随着路线的变化,队员们看到了恩施土家人民日常生活的一些场景。在印有“豆腐合渣”牌匾的小店,几个男子正拿着棒子捣豆子,神情认真,见此场景,队员们深刻能感受到恩施土家人民的朴实与勤劳;一家“南北杂货”的店铺里,柴米油盐一应俱全,是旧时零售行业的主要形式,店里老板正在向门外招手,仿佛在招揽顾客,里面的男子正在货架前清理东西;在土家特色吊脚楼下,一家三口手牵手在往前走,一副幸福安详的情景…….

下一站前往女儿城

在女儿城中进行了以问卷调查形式考察大家对于土家族文化的了解程度

且前往民俗博物馆探寻民族文化

武汉东湖学院“筑行”实践队前往恩施土司城,调查早期土司城人民的文化,历史和生活面貌。

当日上午九点,实践队队员们在黄薇老师和队长的带领下,坐车到达恩施土司城。队员们集中购完门票后,在队长的组织下有序进入城内。进入土司城,两只石狮子威严的矗立在大门两边,两边高耸的墙壁仿佛城墙一般,保卫着这座小城。具有土家族气息的古建筑展现在队员们的眼前,就连店铺也充斥着浓厚的文化色彩,罗列在店铺内的都是一些土家族的小饰品;这些好运手链项链、土家族特有的纯银吊坠,和一些当地人制作的小工艺品等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怀着好奇的心情,实践者们继续前进,走过一座古老的大桥,进入一段山路,潮湿的山路使队员们不得不谨慎前行,时刻与队员保持,防止任何一个人掉队。到达山顶后,寺庙的轮廓出现在队员的视线里,往里走,寺庙的主体结构才浮现在眼前,上去的阶梯分成左右两段,中间则是一尊烧香的刻满文字的香炉,这种对称结构的美生动地震撼到队员们的心灵,令人惊叹不已,队员们纷纷拿出手机拍摄并记录。在参观古寺庙之后,队员们进入土司城瑞园,土司城的整体构型映入眼帘,这时两旁的城墙上都出现大大小小的佛像,看到这,实践者们不得不佩服恩施土家族古老居民的勤劳勇敢,从鼓楼往下看,具有土家族文化的古老建筑一览无余,在这些建筑上面,队员们看到了一些刻画,“”五福和合”“”翎顶辉煌”等墙壁上每一句文字,都刻画着老土家族人曾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实践活动接近尾声时天空下起了小雨,匆忙躲雨的人、雨中屹立的小亭子,在雨中坐在茶楼品茶的老人,这些在土司城的普通场景在细细品味中,仿佛让人回到古老的恩施土家族,旧时的生活场景再现在队员们的眼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02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助力家乡建设发展,“点赞”淮北转型升级
大学生网报淮北7月21日电(通讯员唐敏馨、张露桐)7月18日上午,安徽财经大学“兴淮小分队”实践团队乘车前往安徽省淮北市展开暑期实践工作。以“以旅游城市建设推动淮北转型升级:环保普法、绿金淮北”为主题…
墨缘实践队队员心得5
今天,是参加三下乡墨缘实践队实践的第五天,同时也是我在三下乡中第一次参加后勤工作。跟以往不一样的是,今天主要是负责后勤工作。当小老师们下课时,肚子已饥肠辘辘。然而,我早早地和后勤组组员去菜市买…
泰州大学生暑期支教:萤火之行,你是人间四月天
萤火之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孩子们,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受…
墨缘实践队队员心得4
今天,是参加三下乡墨缘实践队实践的第四天,开启了我第二次的课程教学,学生们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硬笔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坐姿,握笔,一些上下和左右结构的字。经过我的教导,很多同学仍不愿意改正自己的…
浙江农林大学之兴盛文化,振兴徐村
为进一步推动徐村抗战文化与精神的振兴与传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早日实现,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拾忆抗战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徐村村开展…
墨缘实践队队员心得3
今天是7月17日,参加三下乡墨缘实践队实践活动的第三天。今天我开始了课程教学,主要是教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课程。作为书法专业的学生,我可能会有相对好的教学知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我要学会扬长避短…
浙江农林大学之挖掘抗战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服务兴乡村”号召,切实深化“双百双进”活动,有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拾忆抗战村”大学生…
江苏大学生来到鲍坝社区:萤火之行,照亮孩童暑假
7月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萤火之行”公益暑托班在鲍坝社区正式开班,志愿者小老师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大家一起唱歌一起画画一起种花,不管是志愿者小老师还是小朋友们都受益匪浅,…
浙江农林大学之一个村庄里的抗战故事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兴则乡村兴。2018年,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
探寻恩施文化,感悟土家风情
在7月7日到7月11日,为了让实践者在调研过程中感受恩施土家族文化魅力,了解并记载土家族的风土人情,2019年7月7日,武汉东湖学院“筑行”实践队到达湖北恩施,并开展时长六天调研恩施土家族文化的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