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深入了解全椒县稻虾共作模式产业现状,将“稻渔综合产业新模式”相关知识带向广大农村,更好地开展科技支农“三下乡”活动,2019年7月26日至27日,在陆剑锋教授与林琳副教授的带领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赴我国稻渔主产区科技支农帮扶团”团队成员从滁州市区赶往安徽全椒县银花家庭农场与全椒县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两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和江苏泗洪县进行实地考察,并开展了科技交流活动。此外,安徽省渔业协会秘书长李正荣高工、滁州市水产站站长凌武海高工和江苏省泗洪县水产局渔业科科长朱端亚、泗洪县陈圩乡副乡长孟昌伟陪同并参与。
2019年7月26日,团队抵达安徽全椒县银花农场,银花农场拥有国家级稻渔综合养殖示范区、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绿色生态模式等称号,在全椒县当地乃至全省都享有盛名。在银花家庭农场,张银花女士向我们详细讲解了农场的规模、虾田沟田比等基本情况和相关问题,她还特别指出在稻渔综合产业应注重品牌效应、打响品牌知名度,希望团队成员能够广宣传、多推广。在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团队成员受到了合作社法人王如峰先生的热情招待,并被邀请参加全椒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现状的座谈会。针对产业发展规模,他重点提出了“小龙虾市场行情波动较大”的问题,并指出“虾禾369”稻虾轮作模式是最好的解决措施。随后,陆剑锋教授分析了龙虾加工产业货架期不足、缺乏龙虾营养数据支撑、流水养殖缺乏宣传等问题,并邀请王社长为其提供产品检测报告,表示可以长期建立合作关系。
2019年7月27日上午第一站前往宿迁楠景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袁董事长介绍了公司的水产品加工产业结构,表示国内市场竞争大,其将水产养殖与水产加工相融合,主要针对国外市场进行销售,三产融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朱科长强调“泗洪县稻蟹养殖面积达10万亩、稻虾养殖面积达10万亩、虾蟹混养面积5万亩。”随后,我们参观了楠景公司先进的水产加工车间,负责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流水线上各部分的作用和原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水产加工工厂设计原理与方案,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生产,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认知能力。第二站是龙集镇万亩稻虾共作基地,该地应用智慧渔业管理手段实现“一稻两虾”,主要利用反季节幼苗扩大市场。该基地通过产业引领、企社合作、劳务带动、股权分红、结对帮扶等措施,进行产业扶贫。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稻渔工作示范板块区、良种繁育板块区、“三新”成果示范板块区、水产品冷链物流板块区、综合服务板块区、特色种养示范板块区六个特色板块区域。随后,他带领我们参观基地龙虾馆,利用模型为我们具体介绍了稻虾种养的技术参数与沟渠宽高比。
通过两天的实践学习,科技支农帮扶团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基地和加工工厂,探寻了稻虾共作模式的技术条件与营销模式,详细了解了从源头到产品一整条生态产业链,体会到了稻渔综合产业新模式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潜力,并且认识到产业融合才是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最好解决途径。团队成员希望能够借此科技支农实践活动的机会,运用自己的专业学科优势,解决限制稻渔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做到学以致用,帮助更多的从事水产行业的农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06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