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强五水共治,共享碧海蓝天”赴乐清市乐成镇环境治理服务队实地走访了乐清市清和公园。清和公园作为省级湿地公园,在水资源的储存,防洪,净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乐清市清和公园修建于2013年,总面积1950亩,其中水面面积1050亩,陆地面积900亩;最大滞洪量约270万立方米。乐清清和公园扮演三个角色——既是滞洪区,又是滨水公园,也是休闲乐园。下午三点钟,队员们联系到了清和公园的董叔叔,董叔叔热情地接待了调研队员,并且抽出时间陪同调研队员参观清和公园。

实践队伍在董叔叔的引导下,先后参观了科普长廊、天鹅湖、郁金香花圃等多处景点,在移步换景的过程中不断深入了解到清和公园在如今乐成镇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视线尽头是没有边际的碧水青山,耳畔响彻的是清脆的虫鸣鸟语,队员纷纷感叹大自然的钟灵毓秀,惊讶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一古老而又朴素哲理的正确性。董叔叔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清和公园对水资源保护的巨大作用。自2014年以来,清河公园周边水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其涵养的丰富水资源,供养着白鹤、鹭鸶等一大批湿地动物。不仅如此,清和公园在防洪防涝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抗台风,抗洪水等重要工作清和公园都成为了治水工作坚实的基础。

参观完毕后,时间渐进傍晚,来公园散步的居民渐渐增加,队员们分成两个小组,对居民进行了简单的采访,收到了居民的热情答复。调研队伍随机采访了十余位居民,大部分居民对清和公园感到十分满意。居住在清和大厦的陈先生表示,当初购买楼房的时候就是考虑到清和公园的秀丽风景,自己闲暇的时候经常会陪伴自己的孩子来这里散步,孩子们尤其喜爱夜晚的音乐喷泉,在这样一个高楼林立,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城市之中,清和公园是为数不多的一方净土。

通过走访,队员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水资源治理在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国家加强环境治理的政策理念。清和公园作为“五水共治”政策中的一个小小缩影,体现了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盼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06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