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0日,温州大学“惜阳”实践队队员们早早地出发,于上午八点半到达张国初老人的家中,聆听专属于铁道兵的故事。
张国初老先生已年过花甲,他身形有点佝偻,头发也有些稀疏,东一簇,西一簇,或白或黑,穿着一袭简单的白衫,脚踏一双朴素的拖鞋,显得十分随意。从张老先生口中得知,他于1974年入伍,当兵六年,是一名光荣的大兴安岭铁道兵。
“那里看不到房子,满满都是雪,房子都被厚厚的雪盖住了。” 老先生回忆起第一次到黑龙江的场景……
老先生说黑龙江的天气十分恶劣,特别是冬天,经常是零下三四十度,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当时运输的还是老式的解放牌的大货车,需要给水箱放水和加水。“晚上必须给水箱放水,早上再加上去,否则水箱会冻坏的。在修路前,还得用推土机把厚实的雪给推开。”张老先生叹了口气,似是感慨和庆幸自己熬过了如此艰苦的时期。
张老先生在作为铁道兵的同时,也是一个运输员。当时的部队在闲暇时刻还会放电影,而老先生就是从一个连队运输电影到另一个连队的运输员,有次他在拉电影的途中,零件坏了,要去换零件,那时候的大兴安岭不如现在,那时的大兴安岭全是树木,前方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黑,老先生单独一人在树林里穿梭,忽的,在距离他车头约100米有个信号弹在闪。那时候的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当时和苏联的关系比较紧张,所以特务的数量十分巨大,老先生生怕这是特务发信号给前面的人想要将他的车拦下,于是紧锁车门。“什么人来我都不开门,就一直往前冲,就算撞到谁我也不停车。”幸而老先生安全地到达了连队,而那颗不知名的信号弹,就让它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吧。
回往过去的同时,老人还感叹了当时的大兴安岭。放眼望去尽是树,部队里有许多的人在里面迷了路,有好些个找了七八天也找不到。“到了现在呢,情况就好多了,公路什么都造起来了,旅游开发也做得很好。”
“没有知识,就没法生存,就只能干体力活。”短短一个小时,队员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张老先生的事迹。临别之际,老先生叮嘱当代的年轻人,一定要利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创造价值。
老先生的谆谆教诲让队员们明白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前人的那一份伟大,也有利于队员们了解国情,增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加认识自我,成长自我,进而服务祖国。
在此,感谢老先生及其家人的热情招待,感谢老先生对团队们的寄语。
情缘老兵,为爱奔跑,让我们一起携手同行!
温州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惜阳”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07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