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恩施7月29日电(通讯员 廖梦奇)近日新华社刊文指出“老英雄张富清60年来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英雄张富清的感人事迹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们前往革命苏区,追寻红色足迹,讲述老兵故事。7月2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家园”硒行志愿服务队来到恩施州建始县雅池坝村开展“八一建军,致敬老兵”调研活动,在听闻村中有参加过“对越反击战”的老兵时,志愿者们立刻带上纸笔,穿过一道道崎岖山路,来到老人家中登门拜访。
七月下旬,正值玉米成熟的季节。当志愿者们来到老人家时,他正在家门口除草,屋子周围种植着苍翠欲滴的苞米杆。看到志愿者们到来,老人连忙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在志愿者们表明拜访老兵的来意后,老人俊朗的脸庞腼腆一笑,热情招呼志愿者们进屋,并送上热腾腾的茶水。
“战争很残酷,当时我们离越南首都河内只有80公里!”
老人名为郝成文,今年62岁,是“对越反击战”中的一名陆军战士。1976年,中越边境摩擦不断,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当时有人来村里做征兵宣传,我也没多想,就想着保卫国家嘛,就一个人去报名了。”他跟随大部队从洛阳出发,乘坐了三天三夜的闷罐火车奔赴广西,车内密不透风,燃煤的蒸汽将每个战士的脸都染黑了,生活条件很艰苦。部队从广西出发,对越南侵犯我国领土的行为进行强硬反击。“当时我们一路乘胜追击,一线部队距离河内只有80公里!”讲到那段光辉岁月,老人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
押送俘虏,凯旋而归
“面对枪林弹雨,您当时有没有想过打退堂鼓?”志愿者问道。“没有,当兵就不能怕死!”老人的回答异常坚定,眉宇间透露着当年意气风发的坚毅。老人是一名押送越军俘虏的步兵,虽然没有像一线的战士那样浴血沙场,但他的任务却十分重要。越军俘虏坐在前面的车上,他与连队的战士一起坐在后面的装甲车,荷枪实弹,时刻保持警惕。 老人随后与志愿者们分享了行军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奇闻轶事。“当时越南的国防指挥扬言要来南宁过春节,最终却在我们解放军的打击下溃不成军,打到他们家去喽”老人与志愿者们谈到这哈哈大笑起来,那份胜利的喜悦,凯旋而归的荣耀,铸就了老兵这样的铁血丹心。
退伍政策暖人心
老人退役后一直在家务农,生活不算富裕,但国家给予退伍军人的优抚政策,一直让他感怀于心。“国家的政策好啊,退伍补贴、退休补贴、精准扶贫补助……”老人满脸笑意地与志愿者们分享退伍后的生活待遇。志愿者们观察到老兵家门口挂着一张“光荣之家”的牌子,落款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志愿者们从老人那了解到,村里的每一户退伍老兵的家中都有一个这样的牌子。站在“光荣之家”的牌匾下,志愿者们肃然起敬,“光荣”二字对志愿者们来说或许没什么概念,但对于经历过战火的老兵来说却是一生的记忆。“爷爷您的退伍证还留在身边吗?”志愿者好奇地问道。随后,老人转身回到房间拿出一包破旧的袋子,里面装着一本证书,米黄的纸张已经有些泛旧,“退伍证”三字在岁月的洗礼下有些模糊不清,老人一页一页地向志愿者们讲述其中的故事,眼中饱含深意。
传老兵魂,立青年志
恰逢“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志愿者们准备在当地小学举行“八一致敬老兵”的主题活动。志愿者们邀请当地老兵一起举行升旗仪式,并策划了“重走长征路”,“红色观影活动”,“军旅朗诵”等多项活动。老人听闻后欣然应允,他紧紧握住志愿者的双手“非常感谢你们的关心,祖国青年一代需要你们这样的学生。”在志愿者们离开时,老人抱着孙子与志愿者们一起拍了张合影,那份对老兵精神的敬畏与传承定格在画面中,永久地记录下来。临走时老人一直送行至路口,对于志愿者的请辞他连连推脱,此时的夕阳已经渐渐落下,那条青年传承之路却从未停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08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