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地下金山银山,地上绿水青山,文化厚重如山

来源: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者:灵丘考察团

地下金山银山,地上绿水青山,文化厚重如山

——灵丘绿色农业调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指出“要坚持市场需求,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农业的绿色发展与人民福祉息息相关。2019年7月29日至8月1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灵丘考察团前往灵丘县进行绿色农业发展调研。

灵丘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位于“燕山-太行山”腹地,山沟纵横的地势造成了可利用平整土地的面积较少的局面,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的灵丘县在孕育大山万千生灵的同时,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就业带来不便。农业为民生之本,而当今社会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和农业资源枯竭的困境,因此,以绿色农业为导向,深化实现产业生态化,延长产业发展链,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就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灵丘县从生态出发,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建立有机农业园区项目,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7月29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灵丘考察团成员们前往火车站,七小时三十二分的车程,三百零一公里的距离,火车在摇晃的震动中穿越忻定盆地,到达山西省东北部的灵丘县。在当地志愿者的引导下乘坐大巴前往酒店顺利报道。

7月30日,考察团成员们开始第二天的调研活动,跨越早晨的融融日光和傍晚的落日余晖,历经八小时的路途时程,从灵丘一中、灵丘博物馆到赵武灵王墓,攀登脚下115级台阶到达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于乔沟主战场遗址重走战争岁月崎岖路,探寻灵丘红色足迹,了解当下灵丘绿色农业发展的前景和不足。团中央驻灵丘扶贫工作队队长简明介绍灵丘县历年扶贫工作、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当地农业的发展前景,随后通过视频和宣传片展示了当地历史人文景观和新时代下灵丘县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以及灵丘发展农业所面临的自然资源受限的问题,目前当地绿色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从中,考察团成员们了解到,1998年10月伊始,国务院扶贫办先后派遣17批77名工作队员扎根灵丘,定点帮扶,突破重点,发挥优势,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并立足当地实际,拓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公益扶贫、基层团建提升的“五位一体”工作格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尤其在绿色农业方面,建立温室大棚,采用滴灌、升温和光照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尽管灵丘县农产品已经打开面向全球的生产供给道路,但可提供产品的质量和销量仍有不足。品牌效应不强,销售渠道有限,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待解决,灵丘县面对这些困境,致力于全面有机整体的发展,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打造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7月31日,考察团调研灵丘绿色农业的第三日,团队成员们来到位于灵丘县唐河东畔半山腰之上的“城头会”有机镇区。上午十点左右,考察团成员们到达上沿河村,并一路前行直至下沿河村游览当地乡村建设,随后乘坐大巴到达车河有机社区。车河有机社区占地27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首个通过“有机农业+生态旅游”模式推动就地城镇化建设的试验区。社区规划以有机农业园区为依托,突出有机农业特色,以“石村、田园、牧场、溪水、山地”等特有的生态景观资源为亮点,打造以度假养生、田园休闲、商务会议中心等为功能的山水田园度假区。

下午考察团到达武灵镇黑龙河村,首先前往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村里的刘主任在小型会议室接见志愿者,成员对黑龙河村农业发展方面提问,并了解到黑龙河村大多种植荞麦、黄豆、谷子等农作物,村中做豆腐的农民家庭较多,但由于技术缺乏和学历不高的限制,村民往往都是起早贪黑自己动手再到当地村民和县城出售。近年来在修建新房方面,由于资金缺乏,农民收入不高,问题得不到解决。随后,考察团走访村中三户村民,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到村中部分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年龄均在60岁以上,老人与子女分居,大多数依靠种田出售粮食获得收入,主要作物为玉米,个体户自产自销,缺乏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其中,村民种地面临最大的问题为水资源不足,田地多为旱地,有政府在资金和设施方面提供资助的迫切需求。考察团同时在当地进行宣讲活动,向村民弘扬生态文化、倡导有机生活、发展绿色农业、实现持续发展,宣讲最后村民在横幅上签字响应活动。

8月1日,考察团调研的最后一天。考察团成员们先后参观了规划馆、电商中心和德威众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饲料生产加工场,感受灵丘未来发展之前景蓝图。

通过此次绿色农业调研,考察团成员深入了解到新时代下生态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农业为导向,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我们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需要贡献自己的青年力量和青春智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08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场共同开展了“心聚团队,合作共进”团体辅导活动。本次活动…… 荆煜轩 王雯萱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传薪火以继往,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传媒技术学院党…… 荆煜轩 张雅淇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荣获“音你而行 奏响未来”第二届器乐风采大赛非专业

为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展现器乐演奏的独特魅力,4月13日,由共青团聊城大学委员会主办,聊城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音你而行,奏响未来”第二届器乐风采大赛于东校区晨晖楼举办…… 荆煜轩 张雅淇 刘昭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现场咨询会

为切实推动2025年西部计划顺利开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西部计划的政策细节、发展前景与服务内容,激发学生们投身西部的热情,3月27日,传媒技术学院于聊城大学西校区星月广场举办了2025年西部…… 荆煜轩 刘玺诺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创新大赛院级选拔赛

为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培育创新精神与创业理念,3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A401举办了2025年大学生创新大赛院级选拔赛。此次活动共有八支项目团队积极参与,邀请了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 荆煜轩 王雯萱 杨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积极承办聊城大学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理论宣讲

为深入贯彻教育改革创新理念,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3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文学院于西校区综合实验楼演播厅联合承办了聊城大学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理论宣讲专项…… 荆煜轩 刘玺诺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逐梦西部 青春启航”西部计划宣讲活动

为激发同学们奔赴西部、服务基层的热情,3月12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07举办了“逐梦西部,青春启航”西部计划宣讲活动。活动邀请到第25届聊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王瑾担任本次活动的主…… 姜雨涵 陈珂 刘昭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权’心‘权’益 护航同行”权益面对面活动

为搭建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精准把握学生需求,3月1日,传媒技术学院权益服务部于11#c404举办了“‘权’心‘权’益,护航同行”权益面对面活动。传媒技术学院各班权益委员及学生代表…… 荆煜轩 张雅淇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最新发布

青岛科技大学赴临沂市“医疗勇者青春行”调研团召开小组会议
7月26日8:00,青岛科技大学赴沂水县“医疗勇者青春行”调研团在会议室召开小组会议,本次会议全员到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为曹村社区留守儿童活动的做物资准备。会议由队长王美琪主持,王美琪指出,此次活动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追忆爱国赤子心,闪闪红星照我行
本网讯(通讯员黄佩璠)为回望过去,扎根历史,感悟爱国精神,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湖北省恩施州“希望家园”硒行志愿服务队雅池坝分队在官店镇雅池坝村车营中心小学开展了爱国主题系列活动,讲解英雄历史事迹…
向日葵支教|情系郏县,心系大李楼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在大李楼村漫长而又短暂的支教日子里,向日葵队员们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想了许多。实践队员们收获着教学与学习的喜悦,同时也承受着清苦与寂寞的等待…
山东大学“豫文之光”河南郏县文庙调研队调研结束
7月8日—7月25日,山东大学“豫文之光”河南郏县文庙调研队就河南郏县文庙的价值传承与保护性开发赶赴河南省平顶山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文化是民族之魂,传统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悠久的…
“太古遗音”团队参观甘肃古琴协会之行
“太古遗音”团队参观甘肃古琴协会之行27日上午我们“太古遗音”团队参观了甘肃省古琴协会,了解到关于甘肃省古琴的一些情况。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孔庆浩,也就是甘肃省古琴学会…
向日葵支教|前路遥遥,不忘初心
不知不觉登上三尺讲堂已有四日,至今还记得第一次上讲台时的紧张与不安。随着支教工作的展开,同学与实践队员们也变得亲近起来,实践队员们也深刻体会到了为人师表的艰辛,也更加坚定了此行的目的——向孩子…
专访“对越反击战”老兵:重温战火岁月,传承老兵精神
中国青年网恩施7月29日电(通讯员廖梦奇)近日新华社刊文指出“老英雄张富清60年来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英雄张富清的感人事迹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们前往革命苏区,追寻红色…
四会之约,就业赴梦前行
大学生网报肇庆7月19日电(通讯员:林玥)为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院学子开展深入基层的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19日凌晨,就业爱心服务队历经7个小时的路程颠簸,穿过蜿蜒的乡道,终于抵达目的地——肇庆…
常信院学子走进上海工艺美术馆探寻刻纸制作技法
剪纸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被我国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响应党的号召,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探索文化创新,常州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暑期实践小组于7月4日在上海工艺美术博…
瑞鹏精神在传承,社区清洁一起行
就在昨天,我们以实际行动去为环卫工人们做出自己一点点的贡献,为他们送水,和他们一起打扫社区……但是我们觉得劳烦环卫工人也不太好,于是在2019年7月11日,我们新青年践行瑞鹏精神服务队就自己带上工具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