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分类小当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实践活动.

来源:山东工商学院管理工程与科学学院 作者:穆贵琳

为响应团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号召,2019年7月16日,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分类小当家”社会实践团队开始有关垃圾分类政策的调研活动,深入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岱山社区,对社区内的垃圾分类以及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看法进行调查研究。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法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的管理分配方法。目前垃圾产量日益增长,垃圾分类能够有效且高效地将各种垃圾整理并完善处理,最大限度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有很大帮助。为了解莱山区岱山社区的垃圾处理及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情况,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分类小当家”社会实践团队进行调研及走访专项活动。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活动前期,我们先分组围绕社区进行查看,调查社区内垃圾桶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等。最后统计到社区内设有两种垃圾箱,分别为:中型推拉垃圾桶以及带有简单“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标志的小型垃圾箱,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进行简单的分类。小组成员仔细观察了社区内垃圾桶投放情况,有12处摆放区域,共有39个垃圾桶,19处还另外设有点单分类的垃圾箱。几乎每个垃圾投放区域的垃圾桶数量都在三四个左右,相较于该小区总体面积规划和布局来讲,垃圾桶投放分布较为合理。

社区内设有的垃圾箱。( 穆贵琳 摄)

社区内设有的垃圾桶。( 穆贵琳 摄)

通过与管理人员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垃圾桶内垃圾日清,可以满足居民的基本使用需求。但是在仔细观察下,我们发现,垃圾桶内的垃圾种类各样,并没有进行明显的分类,即使是标注“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字样的垃圾也存在放错的情况,清洁人员清理较为困难,这说明部分居民投放垃圾时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另外还存在想分类但分不清的情况,“垃圾分类”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当前状况,团队成员们依据垃圾分类政策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对居民进行了简单大致的交流,居民们对于垃圾分类都持积极响应的态度,表示希望社区环境能够改善得更好。

走访调查,深入了解

活动如期开展,志愿者们深入社区,向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发放环保宣传单,并与他们交流、采访。我们了解到部分居民对即将普及的垃圾分类政策所知较少,甚至有个别居民错误的认为,他们已经交纳了相关的费用,所以垃圾的分类应该交给相关的部门来处理。但有些居民已经开始关注相关的政策,并开始积极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而对于生活中的塑料袋、一次性快餐盒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将成为垃圾处理的一大难题,有些居民表示虽然在生活中已经减少使用但很多时候难以避免使用,并且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时志愿者们向居民们讲解垃圾分类在处理难降解垃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垃圾分类虽然不能加快难降解垃圾的处理,但却能方便垃圾处理人员统一进行处理,减少难降解垃圾随风四处散落的情况,从另一方面看也是一种环保。

填写问卷,整理总结

在活动如火如荼展开的情况下,志愿者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分发给居民,并表示将会根据调查问卷中出现的问题尽自己的能力做现场答疑,在后一天的宣传中也会根据这些做出针对性宣传讲解。不少居民积极领取问卷并填写,有些居民对志愿者后一天的宣传提出建议,志愿者们一一记录,准备在调研结束后统一整理以便宣传时采用。在问卷调查后,针对问卷中出现的问题,“分类小当家”团队进行了重点讲解。

社区居民在填写纸质调查问卷。( 张雅琪 摄)

对于小组成员提出的垃圾分类的有关问题,部分居民能够根据生活经验作出正确答案,而居民们表示不清楚的部分问题,小组成员也依照前期了解到的知识作出了简单介绍。除了解答疑问,小组队员们还就自己查阅到的资料向社区居民讲解今年上海实行的垃圾分类政策,并简单介绍生活中常用的垃圾分类知识,据了解,1吨废纸可制造出850公斤好纸,节省木材4立方米,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1吨废塑料可回炼3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750公斤;1吨废玻璃能造出2万个500克容量的玻璃瓶。这些知识都可以帮助居民们日后实行垃圾分类政策做好准备。总体来说,社区人员对于垃圾分类问题少数存在意识不强的问题,但是大家都积极了解、参与,表示愿意响应国家的垃圾分类号召,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通过一天的走访调研,队员们更加了解到民众对于垃圾分类的看法和需求,更多的居民开始有意识地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去了解垃圾分类投放对于现今社会与环境的重要性。实现垃圾分类,首先可以节省土地资源。垃圾填埋和垃圾堆放是我国目前垃圾的处理方式,无论是哪一种,仍然占有土地资源。其次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现代的垃圾含有化学物质,有害物质会随着地球的循环而进入到整个生态圈中,污染水源和土地等,最终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第三,可以实现再生资源的利用,将垃圾变废为宝,如回收纸张能够保护森林,回收果皮蔬菜等生物垃圾,就可以作为绿色肥料。最后,垃圾分类能提高民众价值观念,能够使得民众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提高个人最终的素质素养。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利处,加入到垃圾分类的大家庭。

同时,队员们在投入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居民们的认同。工作结束后队员们对已有的调查研究结果进行整合与衔接,并对实践的下一步行动进行合理的方案讨论与改善,为后一天的宣传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14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当,谱写校社联动的崭新篇章。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服务项目中,…… 徐乐 王益姿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分组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法律宣传…… 徐乐 梁馨月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 志愿活动落幕,青春力量融入社区

本周,“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圆满收官。此活动吸引了大批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志愿者踊跃参与,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获居民一致好评。活动开展得丰富…… 徐乐 王益姿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学生点亮社区服务之光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社区居民需求,致力于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推动社区服务迈向新高度。项目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 徐乐 梁馨月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学生扮靓社区新底色

为助力社区服务迈向新台阶,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精心策划的“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型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大学生投身其中,为社区治理添砖加瓦。…… 徐乐 王君青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青春“政”步走,学子志愿入“社”来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社区服务,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发扬志愿精神,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活动中,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开展…… 徐乐 王益姿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学子展担当,投身社区助发展

近日,由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院级志愿者活动“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在岳龙社区正式开展。本周,一群热情洋溢的公管院学子化身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徐乐 梁馨月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院学子践初心,社区服务我先行

近日,由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主办的“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者项目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广大同学招募志愿者,旨在深入社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助力社区文明建设。…… 徐乐 王君青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最新发布

支教进行时,传递教育圣火
2019年8月2日星期五上午,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支教队员杜雪建、王小文、陈杰、王小文负责今天上午的课程,他们认真讲课,和学生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上午。首先,支教队员杜雪建给学生们上英…
在帆船制作之中验证科学真理
——记四进永和低年级物理实验课堂回顾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务队在广州黄埔区永和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的低年级物理实验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四进永和服务队…
八一建军节:铭记伟业,致敬经典
为了纪念人民解放军成立九十二周年,2019年8月1日下午,全体学生在教室共同观看《建军大业》,共同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念日,定位每年的八月一日,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
走进历史文物,回归精神家园
文物,就是体现古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然地看到我国的发展历程;而化石,就是回归远古时代的一座桥梁,可以令我们直面地回归到远古时期的世界。2018年7月5日,为感受齐鲁大地浓厚的历史积淀和…
园丁之歌
——记物电四进队伍义教课堂初遇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处于学”。近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
红色知识小课堂,歌颂英雄王二小
2019年我国即将迎来建国70周年,回首过往,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那是一段值得我们不断学习的风云交织的岁月。8月2日,山东理工大学“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实践团”开展“红色知识小课堂”,以此来带孩…
生活中的化学
——记物电四进永和队伍化学课程回顾为了培养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7月14日和7月17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务队开…
走进新时代 共建新农村:三下乡之庙荒村调研
传播红旗渠,需要脚踏实地,走进实地。今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红旗渠精神培训基地的一处乡村-庙荒村。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庙荒村之前十分贫瘠,交通,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近几年,受红旗渠的影…
传承革命纪念馆,纪念革命精神
8月4日,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实践团参观了位于滨州市的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是为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而…
漫漫非遗传承路,行以求知知更行——赴黄山探访徽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徽者,美好之谓也;徽州即是美好的地方,它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延续至今的徽商文明,更拥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7月19日,电气学院赴安徽黄山探访徽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屯溪、歙县,一起去探寻优秀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