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赴特色茶乡:以茶会友,品茶之道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会计学 作者:岳博宇

茶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人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为更加深入了解茶文化,安徽师大经管学院赴安徽三地“微经济•微人物”调研团队六安分队7月15日至7月17日来到六安市感受六安瓜片的制作工艺、茶历史以及精神。

守一种工艺

六安瓜片的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拥有辉煌的历史,但现在六安瓜片的制作技艺却面临极大的挑战——机械化制茶逐渐替代手工,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学习传统的制茶技艺。

为深入了解瓜片制作工艺现状,团队在茶厂负责人的带领下,走访独山茶厂,采访制茶师傅。洪冰是独山茶厂的员工,是已经在独山茶厂里工作了7年的“老工人”了。洪冰说:“我在18岁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茶厂,和厂里的老师傅们学习制茶手艺,现在我对瓜片制作工艺已经很熟悉。”他指出,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制茶的改变,使得工人劳作的量减少了很多,但是瓜片的生产过程并不能完全依靠自动化,“瓜片独特的口感来源于独特的手工制作工艺,炒生锅、拉老火等是六安瓜片生产的核心程序,必须员工手动完成的。过去瓜片的生产追求量而非质,也正是由于这种缺乏对精品的坚持和追求,才使得瓜片的发展之路崎岖坎坷。想要改变现状,必须重拾手工制作技艺,重塑匠人精神。”洪冰如是说。

(图为洪冰向队员们讲解制茶工艺倪培森提供)

为了让队员们深入了解瓜片制作技艺,洪冰带着团队来到六安瓜片生产线。洪冰说:“瓜片制作工艺永远不会失传,我们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重复着相同的事业,源于热爱,源于认同,种茶、制作茶已经是我们的根了。”

虽然现在不是瓜片的生产季,但看到烘笼、木炭等生产工具仍使队员们眼前浮现出工人们在炭火边辛勤地劳作的画面。在当下社会,秉承匠人精神尤为可贵,洪冰等人坚守传统工艺的行为令队员们肃然起敬。摒弃浮躁、宁静致远,专心做好每件“工艺品”的精神更值得每位青少年学习。

读一段历史

团队7月17日来到金寨县茶文化博物馆了解六安瓜历史,在讲解员的介绍下,队员们在穿梭于各大历史事件,感受六安瓜片独特的魅力。“七碗清风自六安,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六安茶”的记述始于唐代陆羽的《茶经》。唐代,盛行煮茶,“六安茶”是全国十四个名茶贡品之一。宋代,在煮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改革,融入了娱乐和观赏的功能形成点茶,使得全社会对茶的需求量增加,六安由于地理优势,成为重要茶叶供应地,官府在金寨的麻埠、开顺等地设立茶站。明清时期,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成泡茶,六安瓜片于明朝嘉靖三十六年被定为“贡茶”,直到清朝咸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六安瓜片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首次访华,中国政府将六安瓜片作为“国礼”赠送。

(图为讲解员向队员们讲解茶历史倪培森提供)

六安瓜片拥有悠久的历史,关于它的民间传说也不在少数。作为六安农业经济的主要作物,瓜片的发展是六安发展的缩影。随着对六安瓜片历史的深入了解,队员们感受到六安瓜片的独特的茶魅力,凭借独特的口感,拥有了一批忠实的茶粉,口口相传,获得了高度的认同感。

品一种精神

为更加了解茶精神,团队来到六安瓜片茶体验馆。茶艺表演老师向队员们展示茶艺,方桌上整整齐齐的摆好茶托,水洗,过滤网,品茗杯,茶涵,盖碗等用具,老师先拆开茶叶,用茶箔将茶均匀地拨到茶盒上,闻茶叶干香,洁具,然后将茶叶倒入盖碗,闻下湿香后,将茶涵中的开水沿盖碗内壁一侧缓缓注入,用茶盖轻拨茶叶,观看茶汤茶色,最后将茶倒入品茗杯。

(图为茶艺表演老师向队员们讲解茶艺王婷提供)

队员们缓缓端起品茗杯,一股清香伴随蒸汽漫入鼻尖,轻抿一口,只觉唇口留香,后味无穷。品一种茶,学一种精神,据了解,六安瓜片是不发酵茶,具有强吸附性,保质期极短,在多次冲泡后,口感由浓到淡。人生也如茶,在一遍遍的冲泡中浓烈绽放,后趋于宁静,以淡然静谧之态呈于世人。茶道不仅仅是饮茶的艺术,更是生活的艺术。

茶的背后不仅仅是口感、茶艺,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历朝历代都有喜爱饮茶和咏茶的迁客骚人,借茶写人叙事,抒发胸怀的诗句更是比比皆是。客人拜访,备一壶好茶,相对而坐,以茶为媒,畅谈一番更是常见的事。许多与茶相关的风俗习惯更是流传至今,成为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次六安瓜片茶文化之旅的让队员们对茶文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对茶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感受到了手工制茶技艺人洪冰的工匠精神,品读了六安瓜片悠久的茶历史,领悟了茶精神。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青少年们勇挑重担,主动承担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向更多的人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19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贵州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以苗绣织梦,情暖化屋村

在这次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的“三下乡”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禁毒防艾宣传和民族文化调研的一系列工作。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宣传讲座等多种形式,我对化屋村的相关情况有了更深入的…… “繁星逐梦”社会 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能源化工系成功举办储能实验班科创实验期中汇报

化学化工学院储能实验班科创实验期中汇报工作顺利举行化学化工学院储能实验班成立以来,所有同学都已加入了科创导师课题组之…

贵州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以苗绣织梦,情暖化屋村

在这次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的“三下乡”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禁毒防艾宣传和民族文化调研的一系列工作。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盐河巷小吃街调研

2024年7月13日下午五时,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盐河巷,开展了一场有关食品…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参观豆丹培育基地

2024年7月10日下午,在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夏振强老师的带领下,“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参观汪恕有滴醋厂

2024年7月8日,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之参观汪恕有滴醋厂活动顺利开展。首…

最新发布

寻宝活动花开两枝,浙师学子为非遗普及再添沃土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钟灵金华,拾遗婺州”暑期社会实践队,在7月7日举办第二场寻宝活动。本次寻宝活动实践队联合环城小学二年级五班的小朋友,我们将沿着全新的路线,寻找“遗失”在古子城的“…
朝阳时刻,情系儿童--赴王桥小学爱心支教队
2019年7月12日支教者们圆满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截止到今天,支教者们已经进行了9天的教学工作,在这为期不长的时间里,支教者们用细心发现了学生们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性格上的缺陷以及学习上的优劣。同时,…
不寻常的老人
#热血青春心向党奋力建工新时代#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三下乡“夕阳红”志愿服务团队(通讯员陈欣玥)7月23日,不知不觉活动已经进行第六天了,我们每天都满怀激情去到养老院,爷爷奶奶总会说出熟悉的一句…
广东医“红土情”:以小巧之手,绘画出心中的美
7月9日,为响应习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号召以及对乡村脱贫的关心,广东医科大学红土情志愿服务队奔赴位于雷州市客路镇的贫困村客路村,以助力乡村振兴。而今天是他们来这里开展支教活动的第二天,而今天下午…
董营小学,我们和你有个约定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支部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映山红支教队(以下简称支…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赴余姚实践小分队开设心理辅导课,寻访“无声公益人”
2019年7月28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道德实践”小分队与余姚市蚂蚁志愿公益服务中心共同组成蚂蚁公益志愿团队。为全面促进营员的心理健康素质,实践小分队邀请了心援会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余姚市长…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湛江学子深入调研考察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大学生网报文山8月5日电(通讯员李云川)为了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凝聚青春力量深入乡村调研考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7月23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向日葵…
养老院用爱行动
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在顺宏养老院开始了为期十天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的目的是关心老人,为养老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天早上每个队员都要在七点半在指定的地点集中,七点半集中时大…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赴余姚实践小分队邀请残奥冠军亲自开展游泳教学,宣讲追梦初心
2019年7月27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道德实践”小分队与余姚市蚂蚁志愿公益服务中心共同组成蚂蚁公益志愿团队。为进一步挖掘残疾儿童的游泳潜能,促使本次“跟着残奥冠军学游泳”公益夏令营能够圆满开展,…
我们之间的温情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三下乡“夕阳红”志愿服务团队(通讯员陈欣玥)7月25日,今天还是赴武汉顺宏养老院慰问关爱老人的一天,志愿者们充满洋溢的笑容,精力充沛的身体素质,带着所有的热情奔向养老院。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