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筑梦从江,为爱黔行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学类 作者:刘雅静

(通讯员 刘雅静 胡钊)7月14日上午,是志愿者们和孩子们缘分开启的日子。中南民族大学实况志愿服务总队的10名队员在教育学院王之老师的带领下于武昌火车站集合。队员们经历了漫漫长途,安全到达贵州省黔东南从江县贯洞镇龙图村龙图小学,即将进行为期二十天的支教活动。本次教育活动得到了县政府和龙图村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抵达龙图村时,云雾缭绕的山间小路正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实况志愿服务总队一行的到来,得到了村妇联主席梁兰娇和安全员梁明忠热情接待,并且为队员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7月15日上午,中南民族大学实况志愿服务总队经过了充足的筹备工作,在龙图小学展开了“阅读+研习”支教实践活动的报名工作和开班仪式活动。潮湿的阴雨天并没有阻碍小朋友们前来报名的脚步,来报名的孩子们络绎不绝。开班仪式中队员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并且详细地讲解课程内容和活动规则,小朋友们耐心倾听并且给予了热烈的回应。仪式接近尾声时,小朋友们齐唱了侗族歌曲欢迎哥哥姐姐们的到来。开班仪式的顺利进行,意味着支教活动的正式开始,每个志愿者和孩子们都彼此期待着。

了解和接纳是相互的过程,一天天的互相探索,孩子们和志愿者们已经相互熟识,每天的课外知识拓展的课程也秩序井然地进行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周一到周五,伴着清晨的朝阳,鼓楼旁时常传来郎朗的读书声。志愿者们通常会挑选积极向上又通俗易懂的短诗供给孩子们去朗读和学习。

晨读后的课程缤纷多彩,志愿者们开设了音乐课、诗词绘画课、健康教育课、舞蹈课、武术课、手工课、朗诵课、民族文化课等课程,带领孩子们一边学习一边成长。

音乐课上孩子们兴致高涨,他们跟随着志愿者学习《青春修炼手册》《大梦想家》等歌曲。歌声缭绕在小小的房间里,气氛热闹活跃;健康教育课上,志愿者先后带领孩子们学习垃圾分类和男孩女孩生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课程结束后通过知识竞赛小组比拼的方式巩固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舞蹈课上,来自新疆的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学习新疆舞,实现了不同民族间艺术的冲撞和跨民族交流交融;诗词绘画课上,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感受中华民族诗词文化的灿烂文明和中华国画的魅力….

在为期15天的志愿活动中,志愿者们还举办了小小故事会、知识竞赛、晨读分享会、“我与小世界”故事会等特色活动。在这些特色活动上,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奇妙的脑洞,展现了自己旺盛的求知欲。课堂内外到处是欢声笑语,嬉笑一片。巩固孩子们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自我展现和自我表达的勇气。在课余之际,实况志愿者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留守儿童家里进行家访,通过走访贫困户,在老年活动中心开展敬老活动以及拜访侗歌传承人等,由此深入了解从江县宰门村实际情况,以便日后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最大限度的传递关爱与温暖。

期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妇联主席罗元枝、副主席罗头凤等人来到从江县宰门村龙图小学专程看望慰问志愿者和留守儿童。她们深入教室、宿舍、食堂等地,实地了解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志愿者致以亲切问候,对村委会提供合理的工作安排、良好的支教环境表示肯定。

“有哥哥姐姐们给我们上趣味课和开展活动,这个暑假一点都不孤单。”一个小女孩对驻村干部吴益智说道,同时咧开了大大的笑脸。

志愿活动的尾声,是孩子们和志愿者们顶着炙热的太阳排练和辛勤筹备后的文艺汇演,所有人都在精心准备、翘首以盼着。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宰门村村长石合立和村妇联主席梁兰娇为本次活动的寄语后,文艺汇演隆重开始了。节目伊始,孩子们合唱《欢迎来到宰门村》,歌声婉转悠扬、稚嫩真诚,满怀着侗族儿女的热情。开场的歌声让每个前来观看的村民都期待着接下来孩子们和志愿者们的表演。

文艺汇演精彩纷呈,所有人都在认真参与。五个孩子的现代诗歌朗诵《乡愁》将每个人代入了感伤的情境中;宰门村石奶超义奶奶为大家带来侗族大歌,将宰门的故事和好客的民俗用侗歌的曲调记录;孩子们整齐划一地跳着可爱的《不要生气》舞;志愿者为表示对贵州的赞美喜爱和感激合唱了《我在贵州等你》,引得台下观众纷纷一齐合唱;还有孩子们一边铿锵有力地喊着口号一边打出的帅气坚毅的“五步拳”。文艺汇演的尾声,志愿者们开展了结课暨捐赠仪式,由领导和志愿者们给孩子们颁发结课证书和捐赠的奖品。

“可能我们能给孩子带来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但我相信给孩子们带来的温暖可以是无限的。”志愿者黄桂花致辞时眼睛里泛着微微泪光。

为庆祝志愿活动的圆满结束及欢送志愿者们离开,从江县妇联副主席罗头凤及原县妇联副主席欧玲等一行人来到宰门村参加志愿者和孩子们及宰门村妇联主席梁兰姣等村干部一齐吃饯别餐。聚餐气氛浓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和幸福。

晚饭后,孩子们再次唱起了侗歌《欢迎来到宰门村》给志愿者们送别,还赠予红鸡蛋、毛巾、自制民族手工刺绣荷包和祝福语,以表达祝愿志愿者们一路平安之意。路边送别,孩子们与志愿者紧紧地抱在一起,依依不舍,泣不成声,相互许诺着约定,在黄昏的余晖中挥手作别。

实况志愿服务总队的全体队员们,在这次支教活动中都在努力陪伴,用心聆听着孩子们的心声,并且认识到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事关解决山区农民长期外出务工脱贫增收的后顾之忧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此举任重而道远,我们除了解决有形的物质之困,更应该致力于化解无形的心灵之困。“如果我们的能力不足以给小朋友们的未来推开一扇门,那么现在就尽力为他们打开一条缝,让阳光照进来。”实况志愿服务总队会最大程度地给予孩子们温暖和关怀,让他们一直在爱的路上向前奋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20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周日感悟
今天又是一个晴朗的一天,因为今天没有课,算是休息的一天,我也是来到支教地之后的第一个懒觉,感觉真的挺舒服的,十点左右才起来,起来之后去看了看阿姨做菜,想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东西,但阿姨做的…
青春化,非遗行”实践团对糖酥火烧的传承和发展进行思考与讨论
2019年8月5日下午,青岛科技大学赴商河“青春化,非遗行”实践团针对糖酥火烧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讨论。传承与发展,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难题,而龙桑寺镇糖酥火烧的解答可谓成功。随着技…
支教过程的心得
今天是支教的第一个周天,这意味着支教的第一个周末即将结束,也意味着支教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今天上午支教队员进行休整,回顾过去一周的支教过程。下午新闻组整理这一周的新闻,继续投稿,其他队员准备下…
支教过程小感悟
今天是周日,休息日,没有课。可是并没有赖床,成为第二个起床的孩子。第一周转瞬即逝,算不上忙碌但是很充实,孩子们是那么的单纯,村民是那么的淳朴。初次相见的超市阿姨就能够信任我们,把自己的电动车借…
支教几天的感悟
今天是8.4号,我们今天是休息日,但是今天我并没有懒床,今天6:00左右就醒了,大概是这几天习惯了,上午收拾了自己的东西,洗洗衣服,下午和小伙伴们一起打打羽毛球。在这整整一周了,慢慢的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汉字听写大赛: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8月5号下午,为了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小水滴公益联盟实践团滨州支教队举行了汉字听写大赛,教室里比赛热火朝天的进行着。首先,所有学生被被分成人数大体相同的两队,小学阶…
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社会实践团举行第一次升旗仪式
2019年8月5日星期一,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社会实践团在山东省滨州市桑落墅镇门楼王村门楼王孝善食堂大院举行了第一次升旗仪式。参加仪式人员有门楼王村村书记王国堂、全体支教队员及其所教学生。整个升旗仪式…
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升旗仪式顺利进行
为了让同学们铭记历史,明白中国领导人曾做出的贡献,以及记住是党带领人们进入现在的生活,2019年8月5日,支教的第二周星期一,全体支教队员与学生在支教地点门楼王村幸福4日晚,支教队员准备好升旗所需物资…
舞翩歌起,伴梦黔行:中南民大学子与从江留守儿童共同举办文艺汇演
(通讯员刘雅静胡钊)8月1日,贵州的天气一如既往的热情,轻盈的空气像波浪似地摇荡着,滚动着。中南民族大学实况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在从江县贯洞镇宰门村为留守儿童举办了“让梦想绽放光芒”文艺汇演活动…
广东医“红土情”:以趣味为主,为孩子带去各种课堂
今年暑假,广东医科大学红土情“三下乡”再到雷州市的贫困村客路村进行三下乡活动。7月11日上午,红土情支教队员们为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开设了趣味数学课堂。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完成了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