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巢湖学院“青年观察家”建国70周年专项调研团来到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的永联村,展开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
以工业化牵引,迈入城镇化
提起永联村,脑海里浮现的是“有钱”“土豪”这样根深蒂固的硬性标签。和所有人一样,青年观察家们在奔赴永联的路上,闲谈言语间皆充满了对永联村的期待。然而经过了实地考察之后,你若再问永联村“富吗”?或许依旧会听到大同小异的答案,但你会发现意义与内涵不同了。不再是之前盲目式的崇拜,而是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包容;少了一些虚无,少了一丝功利。
“华夏第一钢村”——永联,起初只是长江边畔一座由芦苇滩围垦成的小村庄,面积小、人口少、经济落后是它改革开放前挥之不去的标签。空间大、人口多、经济富裕则是它浴火重生后带给世人的震撼。
“选准一位好书记”是永联人这些年发展历程得出的体会,没有吴栋材书记过去的奉献就没有永联村现在的辉煌,这不是夸大,而是事实的阐述。“你看我们这里的发展这么好,那都是因为有老吴书记啊。没有老吴书记,我也不可能在钢厂上班,现在更不可能坐在这乘凉了。”坐在树荫下喝茶、纳凉的老爷爷们摇着蒲扇,回忆着之前的岁月。
“青年观察家”们看着广场中央的“金手指”雕塑,听着讲解员将它的故事娓娓道来,肃然起敬。它的原型是吴栋材书记的一只手,一只参加过抗美援朝、建立起第一座炼钢厂、带领永联村民脱离贫困走向致富的手。这不仅是永联人上一代的记忆,更是永联人不变的情怀。那是过去的缩影,那是未来的指引。
图为调研团参观永联小镇。
当第一座小型炼钢厂在永联扎根时,改革的春风早已吹来。“有条件就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永联在党委书记吴栋材的带领下以工兴村、轧钢富村、并队扩村、炼钢强村。一步步将曾经的破败无人问津的小村庄,变成如今工业化、城镇化都相当发达的“土豪村”。令人羡慕、令人赞叹。
用现代化打造,发展新农业
队员们从解说员口中得知,随着永钢集团的发展,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永联村将土地统一流转,发展了粮食基地、苗木基地、蔬菜基地、休闲农业园等,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现代化管理,让农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鼠标成农具,田头进镜头。”在永联现代粮食基地,“三精农业管理体系”的应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种田方式。记者看到,在基地的控制中心里,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对田间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并实施精准化灌溉、施肥。粮食基地负责人说,在这里鼠标成了“农具”,小鸭子做起了“农夫”。“小鼠标和小鸭子”,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是生态农业模式里,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的完美结合。
走进“天天鲜”蔬菜基地改造后的温室大棚,明显感受到里面的温度要比室外凉快许多。“大棚凉快的秘诀就是增加了风机和水帘,每个3亩的大棚内都装有14个大风机和一面56米长的水帘,一旦到了伏缺期,风机和水帘就会开始运作。”基地负责人让队员们抬头朝上看“利用风机强排风、湿帘滴水,利用水蒸发的散热原理,把湿凉的空气排入棚内,相对于传统的降温方式,这种更加环保和低能耗。这样就规避了季节因素,使蔬菜在舒适的生长环境内生长,因此这样蔬菜的品质和产量都很好。”
基地上的果蔬除了供给永钢集团食堂、其他配送单位和6家永联天天鲜直营店之外,还通过成立永联菜篮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产销对接。消费者只要动动鼠标,在网上下单,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禽蛋类就可以送到离家不远的地方。记者笑着说:“这不就是现实版开心农场嘛。”
永联的调研就这样结束了,青年观察家们踩着夕阳的尾巴踏上回程的大巴,看着渐渐远去的小镇,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永联式”新农村出现在华夏版图上。
图为调研团在金手指广场合影留念。
“好女不嫁永联汉,好汉不吃永联饭。”曾经的戏谑如今已不复存在,现在的永联村早已脱去“贫困”的帽子,戴上了“小康”的标签改革的春风吹生了这片芦苇滩,时代的号角奏响了永联发展的青春赞歌,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永联式”新农村出现在华夏版图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26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