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踏着路上的朝阳,一路上的青葱时光记录着我们的模样。用一往无前的行进姿态,我们在暑期支教的路上,奉献自我,也成就自我。一路上风景正好,看风景的心情也正好,和孩子们的故事,像诗,又像画。十余天的支教经历,我们用乡间的诗意,守护孩子们的童真。
诗歌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也是我们国家最早的是文学体裁之一。诗歌在表达人的情感上具有天生的优势。孩子天真烂漫的世界里,装了许多微小但实在的美好。“文学性的创作始终呼唤说真话,孩子们恰是最会说真话的一群人,越早教会孩子们诗性的表达,对他们抒发真情实感会越有好处。”我们是这样说的,我们也乐于这样做。守护孩子的梦想,守护孩子的童真,成为了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追求。
课堂上,孩子们的理想七嘴八舌,我想当警察,我想当画家,我想当军人,去保护自己的国家。孩子们的梦想总不与这个小村庄相关,他们是不被现实所阻碍的一群人,是最能敞开心扉,放飞想象的诗人。想想自己吧,曾经的自己,也往往是这样,天马行空也能信誓旦旦。谁知道呢?现实会无数次的打击曾经的梦想。还记得自己来时的路吗?或许早已经忘记了吧。那一刻我们突然觉得,原来孩子心中的诗意、心中的梦想,是这么值得守护,值得铭记。
诗系童真,可是这里的孩子们家境如此,条件如此,这番童真能保鲜多久?谁也说不好。我们下乡支教,就是想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让他们的人生能够因此变得不同,变得精彩。用诗歌教学,让他们表达、让他们记录、让他们珍藏。或许只有用这种方法,才能减少我们的无力,增加他们的幸福。
村子里的条件很不好,土地不是那么多,工作也很少。许多父母像远飞的候鸟,向外去寻觅更大的空间。这所学校里的绝大多数孩子就只能留在原地,且为远飞的候鸟守住一个回忆的原点。第一次亲眼撞见这些留守儿童们的经历,我很少能有共情。他们的经历太曲折太痛苦,是没有经历过这种事的人,无法想象该如何经历的。
父母希望用自己没日没夜的奋斗和离乡背井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那孩子又是怎么对待父母的呢?父母的陪伴在他们的童年里缺位,他们对于父母,仅剩下思念和哀伤。我们准备的感恩教育,设计中的波澜不惊,被这些孩子的惊涛骇浪彻底打破。
感恩父母,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只需要有心有力,但是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感恩父母,他们可能从来都没有这种机会。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下,早慧的孩子们居然在小学时就能如背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苦情句子。阳光下闪耀的,不是露珠,是孩子们晶莹的泪水。
那种贯穿童年的委屈,让孩子们的悲欢喜乐,早已不再纯粹。他们的记忆里掺杂了更多的杂质。感恩教育课上每个孩子揪心的哭声,让我们每次都在问自己,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眼前的事,我们不仅要教会他们,更该自己掌握。所谓教学相长,不光是知识上,更多的还有情感上的。
温暖而密集的雨点,下在田间地头,下在我们每个人走在的这条支教路上。用诗意守护孩子们的童真,把真挚的理想奉献给这片田野,我面对着自己的第一群学生,第一次感到了责无旁贷。孩子们,作为老师,我想在这一刻告诉你们:那些童真里你最期盼的风景,总有人在为你守护。也许我们会消失,但我们热爱的许多事物,将永远延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33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