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上川口之行:探寻杨凌锣鼓文化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启为创新团队

中国青年网杨凌7月9日电(通讯员 程栩璐)启为创新团队于七月九日踏上此次非遗之旅的第一站——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示范区上川口村。有言道:“千年上川口,百年锣鼓村”,启为创新团队来此探寻锣鼓文化的奥秘。

一大早,队员们便来到了上川口村,沿着乡间的小道走下去,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锣鼓门面,了解后得知,这些锣鼓厂都已经集中搬去了杨凌工业园。在各位热心的村民指引下,大家找到了杨凌新声铜鼓乐器公司,受到了董事长刘松林先生的热情接待。杨凌上川口村有着300多年的锣鼓生产加工历史,刘松林先生作为村上锣鼓手艺的第四代传承人,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依托杨凌的政策优势,将延续了几百年的小作坊生产发展成了声震全国的大产业。刘松林先生带领团队参观了铜锣生产的流水线车间,在这里成员们亲眼见识了一片片铜片如何成为了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锣,以及一块块木板是如何与一张张牛皮拼接成为可以发出洪亮音响的鼓。完成参观后,刘松林先生接受了队员们的采访并对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

一个好的鼓的产生,需要八道大工艺,而在这八大工艺中,又夹杂着许多小工艺,大大小小总共二十多道工艺,如木板的浸晒烘干上漆,牛皮的剥皮晾制去油,蒙皮的松紧弹性讲究等等,一步一步的精心制作成就了一面精致的缯鼓。刘松林先生还为队员们讲述了曾经自己年轻时制鼓做锣的艰辛历程,也提出了现今锣鼓手艺面临失传的一严峻趋势:如今已是半机械半手工生产,未来难免会遇上机械完全取代的可能;制锣做鼓的工艺太过脏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去接手这一技艺,不愿意去吃这些苦;一个手艺人的培养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且才能完成基本的制作,而鉴定成品的好坏音准需要十五年的工龄才可以达到。诸多因素导致了锣鼓手艺的传承面临难题。

图为新声铜鼓乐器公司车间工人正在蒙鼓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栩璐 摄

告别了刘松林先生,启为创业团队来到了上川口村的村委会了解整个村子的近来锣鼓发展情况。经采访后得知,村里会制作锣鼓的群体大多是老人,年轻人则是选择在外打工,这就导致了锣鼓制作传统工艺的失传。由于 面临的问题,当地政府近年来也在不断的作出一系列的努力来帮助锣鼓村产业的大力发展:拨款资助,出台政策扶持,促进锣鼓村经济的壮大;申报成立专门的锣鼓文化研究公司,联合周边村落,共同进行锣鼓手艺锣鼓文化的传承,弘扬锣鼓文化激昂厚实的底蕴;发展集体经济,打造电商“淘宝村”,结合线上线下同时发展。总之,上川口村和当地政府都在积极的为锣鼓文化的弘扬发展献力。

图为接受采访的上川口村委会书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栩璐 摄

随后,村委会带领着启为创新团,拜访了几位年龄较大的锣鼓老手艺人。在前去的路上,队员们通过村委会了解到,村里的老人大部分都会锣鼓制作的手艺,当问到村里是否还有年轻人学习锣鼓制作时,村委会委员笑了一下说:“很少,不过有。”随着路边两排绿树的阴影前进,委员带着团队来到了刘千民老人的家中,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了详细的纯手工制鼓制锣的过程,也再一次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苦艰辛。与先前队员们参观的机械打锣相比,在老人的那个年代,一面锣的捶打需要至少七个人的同时进行,且完成一面锣至少需要三个小时的捶打。还有鼓皮的制作,是一面鼓成形过程中最脏最累的活,而现在这里的鼓的生产,都是直接从河南进货成品牛皮,手工制作的牛皮更是少见了。刘千民老人告诉队员们说:“从前这都是家传的手艺,现在都是谁愿意学就教给谁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上班不干这个,太累啦!”“也是为了锣鼓手艺能够传承下去。”

图为刘千民老人与实践队员进行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栩璐 摄

结束了一天的上川口锣鼓村之旅,启为创新团队的队员们都收获颇多,也了解到了“锣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面临的最大传承问题:工艺太苦太累,年轻人不愿接触传承这一手艺,宁愿选择其他的工作。因此当前也亟需改变当代年轻人的看法与想法。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道路,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启为创新,正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41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聊大学子高中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

为全面推进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提质增效,拓宽优质生源渠道,吸引广大优秀学子报考我校,4月25日,传媒技术学院副院长秦建波、党支部书记李彦、影视编导与技术系副主任何德民及学生代表前往…… 荆煜轩 魏振飞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3月12日,传媒技术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于11#A404召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李彦主持,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本次会议共五项议程,一是由李彦汇报学习研讨、谈心…… 荆煜轩 王雯萱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影视编导与技术系开展考研复试指导会

为帮助考研学子深入了解复试流程,有效缓解考前焦虑,3月6日,传媒技术学院影视编导与技术系于11#A407开展了2025届考研复试指导会。影视编导与技术系主任郭玉真担任此次活动的主讲人,本系…… 荆煜轩 王雯萱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传媒学子进社区“爱心涌动社区 实践传递温暖”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纪

为弘扬社会正能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2025年1月10日至21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2024级2班团支部走进基层社区,开展了主题为“爱心涌动社区,实践传递温暖”…… 荆煜轩 刘玺诺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信以致远 诚以载道”诚信故事分享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诚信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12月9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04举办了“信以致远,诚以载道”诚信故事分享会。勤工助学中心王善交担任主持人,…… 荆煜轩 刘玺诺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积极参与2024新生才艺大赛

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效能,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情趣,进一步增添校园艺术氛围,11月17日,传媒技术学院积极参与了由聊城大学校大学生艺术团主办的2024级新生才艺大赛。传媒技术学院部…… 荆煜轩 魏振飞 崔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权心权意 护航同行”权益面对面活动

为加强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诉求,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11月6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07举办“权心权意,护航同行”权益面对面活动。传媒技术学院各班级权益委员及学…… 荆煜轩 刘玺诺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接收预备党员大会

【传媒】传媒技术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顺利召开接收预备党员大会10月29日,传媒技术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于11#A407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相关事宜,我院组织员姚三乐支持此次大…… 荆煜轩 陈珂 崔佳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大实习队:长郡双语课堂上的精彩绽放

2025年4月27日上午,在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的教室里,湖南师范大学实习队成员戴颖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授课。戴颖此次授课内容为“6…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聊大学子高中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

为全面推进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提质增效,拓宽优质生源渠道,吸引广大优秀学子报考我校,4月25日,传媒技术学院副院长秦建波、党…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最新发布

我的第1节篮球操课
我的第1节篮球操课时光如梭,转眼间便到了我们飞粤实践队三下乡活动的第5天了,今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下午的篮球操课程。在课上,小孩子们不是不听话,而是我们老师说的话,他们很快就忘记。我其实也很理解…
[建工]周村烧饼的魅力(四)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调研成果2019年8月9日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8月9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围绕主题“周村烧饼的魅力”继续开展调研。队长司…
锣鼓文化,“震”新华夏
中国青年网杨凌7月9日电(通讯员程栩璐)启为创新团队于七月九日踏上此次非遗之旅的第一站——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示范区上川口村。有言道:“千年上川口,百年锣鼓村”,启为创新团队来此探寻锣鼓文化的奥秘。一…
高歌低吟
常言道:一路高歌,一路低吟人生如歌,时而高亢,时而低吟,时而平平无奇,平平无奇是相比之下最简单的,高亢和低吟却是难中之难,生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糟。在经过了5天的三下乡生活之后,…
我在芷寮小学教书的第五天
其实在从前的我看了“支教”一直都是,一件非常神圣但又离我无比遥远的事情。不成想我们飞粤实践队今年的支教活动,却圆了我的支教梦。我所支教的学校是位于吴川市吴阳县的芷寮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这里环…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扬帆领航“关爱老人,奉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发扬时代先锋作用,表达对社区老人的关爱,让高龄老人们真正感受到来自社区大家庭的关爱,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扬帆领航理论普及宣讲团于8月8日下午3点来到了南通市…
“土楼知多少”——大鱼海棠团队福州街头采访
2019年8月9日上午10时许,大鱼海棠团队小分队成员詹立业同学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步行街,就福建土楼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几名年龄相仿的大学生,对土楼社会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次采访的目的主要由于团队暑期…
夏天有“鹮”乐
夏天有“鹮”乐山间小路,林下溪水,蝉鸣丛间,这便是我这个夏天“旅行地”,刚到这里,便赶上一场小雨,不一会儿雨就停了,小镇显得格外安静,没有车马喧嚣,没有人声嘈杂,也许,这就是世外桃源,也许,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下乡:观电影历史博物馆,感新媒体历史变迁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新媒体的发展与历史,了解中国电影史的改革与变迁,滇西历史成就观察小队参观了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近距离感受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新兴力量与蓬勃的生机。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下乡:走进腾冲和顺,感受古镇魅力
为近距离了解古镇文化,体会古镇百年变迁,西历史成就观察小队参观了位于腾冲市西南角约七公里的和顺古镇。经过五六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历史观察小队到达了和顺古镇,住进了镇里的一家名叫青莲居的民居。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