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的老城门,古老的旧建筑,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槐……教育关爱服务团的志愿者们第一次来到侯店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为更好地了解侯店村文化,并加深对侯店村文化建设的了解,7月13日下午,平顶山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教育关爱服务团调研组在团长徐晓龙的带领下,开启了这次探寻侯店村古老文化的神秘之旅。
教育关爱服务团的志愿者们与侯店村张书记交流侯店村文化 马艺博摄
且听,侯公寨门历史佳话
出于对城门来历的好奇,志愿者们找到了当地村支部书记。“这个城门是对古时候侯公铺寨门的还原,村里为了古寨门的还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呢。”张书记笑呵呵地跟志愿者们聊了起来。据了解,为了还原村里的古寨门,村干部们还通过访问老人、查询资料、到县里查询档案等多种渠道去还原寨门的历史,几经辗转,他们找到了张书记的大学同学郑州大学郑教授,郑教授得知后主动提出接手古寨门的设计,经过不断地调查、反复推敲和历史考证,还原出现在呈现出来的样子。
侯店村还原后的古寨门赵亚雪摄
据张书记介绍,侯店因侯公而名,说起侯公,张书记滔滔不绝,对于这段可纪念的历史,张书记可谓是烂熟于心了,听得志愿者连连佩服。 这个地方虽为名为侯店,但稀奇的是,村里却没有一个人姓侯。据书记介绍,因为侯公当时是隐姓埋名,所以,村中无一人姓侯。村里以一杜、二王、三张为主要家族,其他姓氏也不少。
志愿者询问张奶奶有关千年古槐的故事,张奶奶详细地给志愿者分享这棵槐树的故事刘邵瑜摄
且观,千年古槐苍郁伟岸
据了解,古槐树有2200多年树龄,位于村街正中,传说是侯公亲手种植,是郏县树龄最长的树。古槐枝叶茂盛,苍郁雄伟,树主干中间已朽空,看似岌岌可危,但年年抽枝发条,只是较于其它树的发芽期都要晚,生命力十分顽强。据说,50年前,村上有一精神病人把点燃的香火纸丢入树洞,直烧了大半天才被扑灭,人们都想着经此一劫,这古槐要活不成了,没想到几年后,这树从主干向上直到枝条陆续发出新芽,长出的新皮将树体破损处逐渐包裹起来。几十年过去了,这棵古槐仍然枝繁叶茂。
“咱们村人都说,侯店从古至今出了不少人才,各个干部也都尽心尽责,村里一直繁荣富饶,都是因为这棵古槐的庇护。最神奇的是,此树枝丫生长在相邻杜姓村民的房脊上,但几百年来,无论怎样的狂风暴雨,其树枝从不伤片瓦。”这让志愿者想起了张书记的介绍。
张奶奶带志愿者参观侯店村古建筑群,并给志愿者讲一些关于这些古建筑的故事,志愿者在张奶奶的带领下走向古屋内刘邵瑜摄
且叹,遗存建筑风韵犹存
杜举人府和张敬府是侯店村保存较为完整的两处古老建筑,也是郏县重点文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杜家祠堂、杨家祠堂、侯公辅街、古寺等也是郏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相对来说已经没有杜举人府和张敬府保存完整了。据了解,杜举人府院是明代杜举人的旧居,建于明朝。该建筑由三座一进三的宅子组成。这三座宅子建筑风格相同,是侯店目前规模最为完整的院落之一。张敬府是元代丝绸商人张敬的旧居,建于元代,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该建筑又被称为‘十二拐’,意为从街道到主房要拐12次才能到达。
村里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是非常到位,宣传也很到位。谈及此,张书记却感慨了,“我这些年都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向省里边申请省级文化村,也想把村里文化往国家去推。但是有一点一直是我的遗憾,我一直想把咱们村口的那面空白的文化墙补充好,可是有太多都需要再考证,我想最大程度上真实地去还原咱们侯店村的历史,让它更好地走出去。”
且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充满文化气息的侯店蕴藏了太多太多让人震撼的故事,不仅仅止于古老建筑和文化传说,村里的庙会、铜乐社与剪纸文化为这个地方的文化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书记介绍,村里至今还保留着独特的古代民族风俗,最典型的就是古刹庙会,不过近年来逐渐演化为农历七月初四、十四、二十四的集会了。侯店古刹庙会的传统内容就包括铜乐社、民间戏剧表演等,现在铜乐社也仍然保留着,每年春节大家都会组织敲钟祈求一年的平安。村里到现在还保存织布机,70岁以上的老人对织布机怀有深厚的感情,纺织技艺一直在传承。关于剪纸文化,早些时候是每个女孩都必须掌握的手工技艺,现在去村里问上年纪的老人,他们也都能剪出很多花样来。
志愿者们与张书记的交谈结束后,张书记与志愿者们一一握手告别,张书记非常高兴与志愿者们分享侯店村的故事 马艺博摄
告别书记,志愿者们还停留在刚刚的震撼中,几天的调研走访,对侯店村的文化背景、历史故事的好奇在这个短短的访谈中得到了答案。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书记对志愿者的评价。侯店文化源远流长,你且看这意气风发,熠熠生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42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