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科大赴五莲支教关爱团开展“山青水净,环保随行”环境教育活动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作者:徐晨晔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日照市五莲县“七彩假期”乡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与扶贫服务团来到了五莲县石场乡中心小学进行暑期义教活动。本次三下乡活动主题之一是环境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孩子们了解垃圾的来源去向及影响,学习垃圾分类的依据方法,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措施,并通过知识问答和分组交流进行学习巩固。

垃圾分类价值大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它涉及到环境方面的多个知识,分类依据和标准就连成年人有时也难以完全理解并掌握,因此在面对小学生时,团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复杂专业的知识简单化,通俗化,让孩子能够更轻松地理解这个问题。于是团队最开始从当前环境问题入手,通过播放污染图片、讲解垃圾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迅速引起了学生们的关注。在环境知识的讲解中,采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图片和卡通画,删减了生硬的专业名词,同时灵活运用周围的物体,将内容由平面上的一个一个方块字,转变为随处可见的塑料袋、水杯、笔记本等。

“老师,”在讲解完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等分类后,一名学生提出了疑问,“我们穿的鞋子是什么垃圾呢?”

“如果穿的是布鞋,那就是可回收垃圾哦。”

“那如果是皮鞋呢?”

“皮鞋也是可回收垃圾。我们不要的旧皮鞋可以回收粉碎成小块,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重新制作,成为再生皮。再生皮也是可以做鞋子的。”

学生们对于生活中垃圾所属的类别和可回收垃圾的去向十分感兴趣,十分积极地举手提问,课堂非常活跃,并没有出现团队成员本来十分担心的让孩子们感觉枯燥无趣的环境教育课堂。

齐唱环保歌,问答我先行

“垃圾要分类,资源要利用。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创优美社区环境。分类收集人人有责,男女老幼齐参与。未来人类的文明,将是绿色文明。提高社区的品味,从垃圾分类开始。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讲完垃圾分类内容之后,队员带着学生们唱了垃圾分类环保歌,然后进行垃圾分类知识问答,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环保精神入心中

关爱教育团成员还进行了海洋科普、新能源科普和未来科学展望等课程,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

在今天的课程结束后,许多孩子围住了队员们,询问队员们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近些年,乡村经济发展改变了乡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生产垃圾的涌现,生活垃圾的升级和建筑垃圾的层出不穷,乡村开始被农村垃圾围困。这些垃圾破坏了乡村生物多样性,污染了土壤水质,也对村民的生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团队成员进入乡村小学,通过本次的环境保护课程,将垃圾分类的意识传递给乡村的下一代,希望他们可以在美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勇敢地承担起中国保护环境的责任,为了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增添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44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 美丽中国“在人心,垃圾分类我能行
白驹过隙,时间如风似水一般已经流过,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星之火挚情实践队与民乐社区的孩子们在经历了十五天的短暂相处相伴之后,迎来了这场精彩教学活动的终幕。短短十五天,犹如经年,挚情的实践队员们用自…
探寻红色乡旅感受党性光辉之扶贫攻坚计划
探寻红色乡旅感受党性光辉之扶贫攻坚计划暑期“三下乡”滁州学院赴金寨开展“精准扶贫”实践行动7月31号,地理与旅游信息学院的六名大学生来到六安市金寨县洪河社区开始了为期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地信学…
湖北学子寻访三线厂旧址,追忆三线建设者精神
为了解三线建设,传承红色精神,2019年7月17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情系三线团队乘车前往旧三线厂区调查,体会三线建设者精神。在前往目的地路上,热心的司机向实践团队简单介绍了目前本地三线厂的状况。由于一…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乡启”调研团赴江苏六维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8月9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乡启”团队赴南京市江宁区江苏六维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团队成员结合在调研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中午12点,团队成员搭乘…
周村烧饼的魅力
周村烧饼的魅力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调研成果2019年8月9日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8月9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围绕主题“周村烧饼的魅力”继续开…
周村烧饼的故事(三)
周村烧饼的故事(三)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调研成果2019年7月21日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7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围绕主题“周村烧饼的魅力…
周村烧饼的故事(二)
周村烧饼的故事(二)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调研成果2019年7月20日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7月20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围绕主题“周村烧饼的魅力…
周村烧饼的故事
周村烧饼的故事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调研成果2019年7月20日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7月20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围绕主题“周村烧饼的魅力”开展…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调研成果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调研成果2019年7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开展关于“周村烧饼的魅力”主题会议。全体成员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旨在…
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起始点
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起始点2019年-7-15作者:孙睦淳、杨凤越2019年7月15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调研团队正式来到淄博周村古商城,并与周村烧饼博馆馆长展开亲切友好的交流。博物馆馆…